〖儒医先锋〗疫情面前践初心无悔 危难时刻显担当使命

日期:2022-05-11 17:48 浏览: 来源:曲阜市卫生健康局

        ——记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服务团队护士长——郭照丽,写在第111个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

 

她是抗击疫情巾帼建功的急先锋,她是居家医康养稳固阵地的强将精兵,巾帼不让须眉,青春绽放芬芳,大爱谱写华章。

她始终坚持在抗击疫情和居家医护服务应急一线,到现在已连续在岗位奋斗近30天,夜间出动流调和核酸采样200余次,参与学校和全民核酸检测约6万人次,疫情期间每天巡诊服务居家老人约100人次,每天服务护理院老年人约70人,她就是“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服务团队护士长------郭照丽。

女本柔弱,从医则刚。2022年3月30日凌晨,她怀抱着女儿,突然被一阵手机铃声惊醒,接到疫情的命令,顾不上女儿,直接留给了年迈的婆婆。曾记得,懂事的女儿说过:妈妈,我等你回来,陪宝宝睡觉。这一走,就是近一个月。

2022年4月1日,她去做疫情流调工作,怀着激动心情正好经过家门口,好想回家去看看宝贝女儿,抱抱她,亲亲她呀。但是重任在身,她知道这已是不可能,只有大家的安宁健康,才有小家的幸福,强忍住泪水,过家门而未入,毅然决然投入到工作中。

曾几时,女儿打来电话,她都不敢接听,每次想到女儿,她坚强的心也会柔软的流下母爱的泪水,从没有和女儿分离过呀。偶尔小憩的时候,也不敢给女儿打电话,就给女儿发个语音:妈妈工作忙,妈妈想宝宝了,在家听奶奶话。又幻想着在某一天早上,当女儿睡醒的时候,看到妈妈,那是妈妈给宝宝的一个惊喜。

夜间现场流调和采样已经成为工作常态,从发热门诊流调,到密接筛查;从密接人员转运集中隔离点,到高铁高速路口转运返济返曲人员……每一处现场,都有她疲惫却坚定的身影,常常从早上忙到次日凌晨,又继续投入第二天的工作,连续战斗在岗位上,哪怕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依然咬牙坚持。天气炎热,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湿了一次又一次。为了避免感染的风险,也避免去厕所的麻烦,她尽量少吃东西少喝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她义无反顾投入其中,践行使命、见证初心,全力以赴,体现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她又是“居家医康养”科一名普通护士,是为行动不便的社区老人提供居家医护服务。疫情期间的4月13日,曲师大早已封闭管理,进出曲师大的难度可想而知,李老师患了老人坠积性肺炎,老伴徐老师也90高龄了,孩子在北京友谊医院工作,与孩子多次电话沟通治疗办法,始终不见效果,医院更是去不了,在走投无路,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徐老师小心翼翼,带着哀求给她打了电话,哽咽着在电话里说:可找到你了,你能来吗?进来不容易,来时一定做好防护,做好登记,别违反纪律,步行进来。多日来,她背着诊箱,提着心电图机,汗流浃背,每天奔跑在曲师大空旷的校园内,成为逆行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经过治疗,老人症状缓解,看着老人在床上平稳的安睡,她的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的甜。临走的时候,许老师含泪说道:好闺女,真的难为你了,谢谢你,我们全家给你鞠躬了,面对徐老师的真情,她一路走一路哭。

对于别人来讲好像时间都停止转动,但她在疫情期间每天仍7点半准时出诊,哪个小区有几位患者,哪个大娘8点以前要抽血化验,哪个奶奶要打针,哪个爷爷需要清理创口……一片片小区,一条条街道,一个个胡同,一栋栋楼房,她都熟稔在心精准定位,逆行中把送药、护理、采血、检查等原本只能在医院进行的医疗服务送到100多位老人家中、床前。她有时扪心自问,苦么?苦!累么!累!想休息么!想!可是作为一名护士,一名白衣天使,更作为一名女儿,一名母亲,想想自己孩子疼痛的时候,想想自己父母生病的时候,那点苦!累!委屈!又算什么呢?

为了疫情防控和居家服务,她放弃家庭,昼夜工作在一线,吃住在一线,为保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责无旁贷,理所当然,战场没有硝烟,奉献无处不在。

习总书记说过:“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抗疫精神就是当下的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最为亮丽的精神标识。

慎始如初,只有牢记大爱无疆,才能不眠不休,才能甘于奉献,才能舍小家为大家,她只是奋战在防控和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缩影,这是用生命捍卫的事业。

                                                                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  孔晓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