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俗称昏厥,是指患者突然发生严重的、一过性的脑供血障碍,从而导致短暂意识丧失。发作时除意识完全丧失外,患者全身骨骼肌张力减低,不能维持正常姿势而就地摔倒,通常在数十秒后意识恢复。
患者可在任何地方发生晕厥。作为一名无医护知识的普通群众,当发现身边有患者突然晕厥时,我们应该如何救护患者呢?
一、 容易发生晕厥的人群
老年人、身体虚弱或者体质不好的人、较长时间没吃饭或吃饭少的人、长期缺乏运动和锻炼的人、服用降血压药物的人、服用降糖药物的人、严重心脏病人、严重呼吸道感染的人或其他慢性病患者。
二、 造成晕厥的常见因素
晕厥常常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诸多因素中,某些因素将占主导地位。
一般可分为反射性晕厥(亦称为神经介导性晕厥或血管迷走性晕厥等)、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和代谢性晕厥等,还有部分晕厥无法查到原因。同样是晕厥,有的患者相对安全,甚至不需要做任何治疗就能完全恢复,而有的患者必须立即得到紧急救治并去医院,否则有生命危险。
在所有的晕厥中,反射性晕厥的发生率最高,但危险性最小,与反射性晕厥相关的晕厥有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颈动脉窦晕厥、咳嗽晕厥、排尿性晕厥及情境性晕厥(如悲痛、恐惧、打针、看见出血、献血时发生的晕厥等)等。而心源性晕厥的危险性较大,患者有发生猝死的可能,需要立即得到专业急救人员的治疗。
三、 晕厥的急症特点
晕厥的特点为突然发生迅速的、短暂的、自限性的、并且能够恢复的意识丧失,即所谓“来得快、去得快”。患者意识丧失的持续时间多在30秒之内。按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前期(先兆晕厥)
患者常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黑矇、心悸、出汗、视物模糊等前驱症状。
2. 发作期
患者发生意识丧失、肌张力消失、就地跌倒等,部分患者可有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和大小便失禁。
3. 恢复期
患者意识恢复,部分患者可有嗜睡、头晕、恶心、胸闷、出汗、疲乏等。
四、 晕厥的急救原则
1. 立即将患者以仰卧位置于平地上。如果衣物过紧束缚患者身体,可松开过紧的衣领和腰带等。
2. 如患者在室内,可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 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检查患者有无摔伤。如有轻微摔伤,可采取止血、包扎措施;如摔伤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送医治疗。
4. 多数患者都能够迅速缓解,无需紧急救治,但患者清醒后如有下述情况,则提示病情严重:大汗淋漓、持续头疼和头晕、恶心、呕吐、胸痛、胸闷、脉搏过快过慢或脉律不整齐、血压严重低于或高于平时。此时应立即拨打120就医治疗。
5. 由于大部分的晕厥与血容量暂时相对不足有关,故可让患者喝适量的水,对可疑低血糖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可给予含糖饮料及食物。
6. 不要急于让患者站起来,必须要确认患者的意识完全恢复并有能力起来时,先帮助其缓缓坐起,给患者一个适应的过程,以免再次摔倒。
五、 注意事项
1. 大多数晕厥属于反射性晕厥,故多数情况下这种晕厥不会导致严重伤害,但要注意防止患者在突发意识丧失时造成的第二次伤害(如摔伤等)。
应大力向群众宣传:当发生先兆晕厥时千万不能强迫自己站立,应立即主动降低体位,这样就能够缓解因重力作用导致的脑供血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晕厥的发生。由于患者体位的降低,即使发生了意识丧失而摔倒,也不容易造成严重挫伤。还应注意,在长时间卧位、坐位或蹲位时千万不要猛然起立,尤其是老年人和服用降压药物的人,否则就容易发生晕厥。
2.心源性晕厥患者非常危险,多发生于急性心脏缺血及重症心律失常的患者,严重时有发生猝死的可能。此时应立即呼叫120寻求急救,不要自行送患者去医院,以免途中发生意外。
3.脑源性晕厥是脑部血管功能障碍导致,患者虽然暂时无生命危险,但如果频繁发作,常常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先兆,故患者需要尽快就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中风的发生。
以上内容摘录自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救护系列教材和《应急救护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