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将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主线,转作风、抓落实,强基础、固根本,谋提升、促发展,持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大局。重点抓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作风建设,打造过硬应急管理干部队伍。一是扎实推进党建工作。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转变作风、提升能力、锤炼队伍,持续深化党建工作内涵,不断拓宽党建工作思路,切实建设坚强有力、朝气蓬勃的基层党组织,鼓励大家争做“应急先锋”“铁面包公”“业务骨干”和“岗位标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二是抓好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巩固初心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推动学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全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奋力跑好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第一棒。三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强化应急管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严格对照干部作风“十张画像”,深入自查自纠、彻底整改整治,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的贯彻执行,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同时,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机制制度好、群众反应好、组织评价好”的目标,全面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不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擦亮叫响“圣城应急”党建品牌,让党旗在应急一线高高飘扬。四是全面提升业务能力。持续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活动,把主题党日活动作为落实“三会一课”重要载体,凸显应急管理领域党建特色,不断强化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促党建的鲜明主题。扎实开展“应急管理大讲堂”“安全大家谈”等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提升全体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二)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一是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压实部门单位安全监管职责,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全面构筑“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安全监管格局,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进一步厘清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的职能定位,创新综合协调机制,推动专业委员会规范高效运行,真正发挥好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能作用。二是严格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继续对12个镇街、3个功能区和相关部门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行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排名、年底总考核,严格对照省市安全生产考核标准,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指标考核体系和考核权重。积极推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总监制度,修订完善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实行“一会三卡”制度,切实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水平。三是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督导对接机制。积极做好与省市各级安全生产督导组对接工作,拟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优化协调机制、畅通对话渠道,聚焦问题整改、加快补齐短板,进一步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问题隐患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
(三)突出重点领域,千方百计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危化品、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全面排查整改问题隐患,推动企业生产本质安全水再上新台阶。
危化品领域:督促昕地化工、华荣化工、圣天精细化工退出生产后的安全工作,做好晨光化工搬迁入园。加强一般化工、医药制造企业、危化品零售户的安全监管,推进危化品、化工、医药领域三年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领域“打非治违”活动。
煤矿领域:对2家煤矿企业实行24小时驻矿盯守,聘请安全专家对星村煤矿开展“月检查”,重点加强对采深超千米和瓦斯防治、冲击地压等高风险领域的安全检查,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进一步加强单家村煤矿施工项目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督导,督促煤矿企业严格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减少作业人员”等措施,加强现场检查和重点部位盯守,对问题隐患跟踪落实、闭环管理。
非煤矿山领域:做好防山矿的基建验收工作,加强对金塔王公司柴山矿日常管理,全面开展企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始终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批擅自开工,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擅自生产,不及时填绘图纸或现状图与实际严重不符,违反规定层层转包、分包,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等违法违规行为。
烟花爆竹领域:进一步完善烟花爆竹连锁零售店规划布局,健全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管理体系,重点加强烟花爆竹销售旺季的安全监管力度,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突出销售旺季高压打非专项行动。
工贸领域:针对工贸行业涉氨制冷、粉尘涉爆、有限空间重点企业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活动,加强粉尘涉爆企业检查、涉氨制冷企业风险管控和有限空间台账和作业管理。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激励奖励机制,不断调动企业标准化建设积极性,从粉尘涉爆企业中选取5家安全生产情况好的企业打造成标杆。严抓工贸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程项目检查,持续开展新上项目“三同时”工作。
(四)强化监管执法,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是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围绕重点行业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内容,科学制定2022年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年度计划,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积极探索委托执法和执法力量下沉,做实分级分类监管,以“零容忍”态度、最严厉执法,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二是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和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督促企业按照“五落实”要求进行整治,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重大问题隐患严格执法、严厉处罚。针对问题集中的,聘请专家组织开展“解剖麻雀式”“问诊式”执法检查,对非法违法行为较真碰硬,该处罚的处罚、该关闭的关闭,严格落实“四个一律”“五个一批”要求,始终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三是不断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力量。不断充实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切实加大煤矿等领域监管力量,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和执法力量建设。持续开展应急系统“三大活动”,定期开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依法办案能力。积极参加济宁市执法比武、案卷评查等活动,提升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发现同题和调查取证能力,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和水平。
(五)强化应急防线,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一是整合优化应急信息和资源。积极推进应急、水务、消防、城市、森林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和数字信号的深度融合,组建市级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全市应急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调度。二是全面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积极推进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森林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加大对6个重点镇街和尼山林场、石门山林场森林防火工作的督导力度,全面做好防火重点时段、重要文物景区和林场林区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三是全力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充分发挥防指办综合协调和指挥调度职能,加强对全市41座水库、108座塘坝和在建水利工程等重点部位的督导检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和汛情变化。四是全面做好综合减灾救灾工作。紧密加压快速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强化普查结果运用,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规定任务,全面迎接省市验收。强化地震宏观监测和预警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监管责任,加强与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指导和监督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作落实。
(六)强化引领带动,切实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一是深入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完成市级预案体系建设,编制完成全市总体应急预案及应急局负责的8个专预预案,指导镇街和相关部门编制完成政府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在森林防火、矿山、危化品、人员密集场所等领域,持续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加强对已建成的60处应急救援站运营监督管理,每月各镇街完成一次救援站的集结训练,2022年再建40处应急救援站,争取全市基层应急救援站达到100处,全力打造应急救援“曲阜模式”。二是巩固提升省级减灾示范县工作。全面做好综合减灾示范市创建工作,压实灾害防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灾减灾救灾措施,严格对标对表着力打造精品亮点,提升基层灾害应急处置整体水平。积极申报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方位提升自然灾害防范能力。三是加强救援物资储备。规划建设全市应急物资储备库,按照防汛类、防火类、防爆类、救灾类4大类、30多个品种的标准,备足配齐应急救援物资。四是加强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各镇(街道)应急救援站组建20人以上的应急救援力量,每个行政村居以村两委干部为主的不少于10人的应急救援队,基本满足事故灾害救援工作需要。举办灾安检员和害信息员业务培训,不断增强了全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能力。
(七)强化宣传教育,不断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建设。一是继续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重点对全市部分重点高危行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促进企业加快体系建设。同时,聘请安全生产专家对小微企业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分期分批培育重点领域小微企业“双体系”建设标杆企业。二是深化“素质固安”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八大主线”,年内新建2处“素质固安”体验基地,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安全体验活动。深化“儒安曲阜”建设,积极与专家学者、培训机构合作,将儒家安全思想纳入安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成熟模式。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日制度,指导企业开展好“七个一+N”、“岗前十分钟”等警示教育活动,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普及。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七进”、安全“5”来送等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提高广大公民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八)强化社会治理,切实维护全市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一是加大安责险和灾害民生保险推广参保力度。按照“高危行业应保尽保、一般行业积极推行”的原则,继续在重点领域和高危行业推广参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强化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在灾害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全完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救助体系,提升灾害救助质量和水平。通过开展“安责险+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活动,提高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作用。大力倡导安全生产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参与安全生产,聘请第三方机构为安全监管执法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执法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深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狠抓以危化品远程监控为重点的现代监控手段建设, 推动煤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少人”科技采煤目标迈出关键性一步,开启智能化采煤工艺新时代,积极构筑安全长效机制。三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零事故创建工作。全面调动城乡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打造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现代化治理新格局,切实维护全市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事关全局、责任重大。市应急局将严格按照国家、省市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定不移走安全发展之路,以更大的决心、更严的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