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小雪街道凫村保护规划》公示

日期:2021-09-24 14:28 浏览: 来源:曲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总则

1.1规划背景

2013年凫村古村落公布为第四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凫村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地方优秀文化传统,处理好村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名村及其历史文化遗存,特编制本规划。

1.2规划期限

其中近期为2021年至2025年,远期为2026年至2035年。

1.3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凫村村域全部,面积685.67公顷;规划重点为凫村村庄范围,面积为189.79公顷。

2保护规划与内容

2.1保护目标

目标定位为山、塘、溪、屋为一体、孟子修学为主题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集古村观光、科教研学、田园休闲为主要功能的休闲型文化古村落。村庄风貌体现孟子的成长过程与生活环境,展现中国传统母爱与教化的统一,再现当时的历史发展、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

2.2遗产保护内容

本规划的保护对象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的内容。

大类

保护内容分类

具体保护对象

物质文化遗产

山水格局

山体

马鞍山

农田

凫村及周边自然村所辖基本农田

植被

周边山体林地

历史遗迹

寨墙

沿白马河的村石筑/夯土寨墙(需恢复)

寨河

白马河(需提升)

寨门

东南西北四处寨门(需恢复)

古桥

现存2座(需提升)

历史街巷

重点街巷(需提升)

古建筑:孟母林及孟子故里、孟母池、孟母井,古民居17处等

孟子故里、孟母井、孟母池

孟子故里为明朝,现状条件较好;孟母井为东周至今遗迹,孟子故宅西侧,仅余小坑口,需修复;孟母池为东周遗址,孟子故宅前,需恢复。

古民居

11处清代古建筑,部分无人居住,建筑风貌质量已较差

古墓葬

孟母林墓群为东周至清朝墓葬群,还有饮马湖(仅剩遗迹)、门牌坊(已复建)、石狮等遗迹(已损坏);

马鞍山、亭山汉鲁王墓

古遗址

凫村遗址为新时器时代、周时代遗址,村西1.5公里处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内涵:宗族文化、耕读文化、风水文化

民俗

孝贤文化、孟子诞辰年祭、孟子研究会

饮食

凫村煎饼

祭祀

孟母教子文化、祖辈圣地

2.3保护区划

(1)核心保护范围

古村落村寨墙基址外5米。孟子故宅南城墙外50米,东墙外90米,北墙外20米。该地段的界线内,要求确保此范围内的建筑物、街巷及环境基本不受破坏,如需改动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执行,并经有关主管部门审定核实,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实施。

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确需新建、扩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同级保护主管部门、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标志牌。标志牌应当在保护规划批准后三个月内设置完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冒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2)建设控制地带

建设控制地带处于保护范围内、核心保护区以外的区域,作为核心保护区的背景区域,能够对核心保护区起到衬景作用,其划定是为了延续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的景观风貌,使得建筑风格和环境特色有较和谐的过渡。凫村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主要是指凫村核心保护区以外的村庄建成范围。

1)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材质等应与核心保护范围相协调。新建设项目不得破坏原有格局与景观风貌。

2)建设控制地带内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文物、建设等有关部门指导并审批同意下才能进行。

3)对耕地进行保护,禁止占用耕地或随意改变耕地用地性质的建设行为,严格按照用地规划要求实行。

4)建设控制地带内整治更新应有计划、分阶段进行,避免大拆大建。

5)建筑风貌的引导主要针对整治改造类和新建建筑类,此两类建筑风貌引导的要点应与周边建筑相协调,风格特色应遵循曲阜传统建筑的风貌特色。

(3)环境协调区

结合凫村历史文化名村现状特征,规划环境协调区进行保护控制,环境协调区多为村庄外围的非建设地带,包括农田、水系、山体等自然背景景观,着重控制建设项目引入,保护古村外围的自然景观环境的完整性。

2.4文保单位保护

凫村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为孟母林墓群、亭山6-7号墓及马鞍山8号墓;山东省级文保单位1处:凫村古村落;曲阜市文保单位1处:凫村遗址。

2.5历史街巷保护

规划重点保护核心保护区内的街巷,即白马河所包围区域主要街巷,保护历史街巷的风貌特色和空间尺度,重点保护街巷宽度、两侧建筑的高度和立面形式;保护街巷的铺地形式。

2.6建筑高度控制

核心保护范围建筑高度控制在2层(8米)以下;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原则上建筑高度宜控制在2-3层,以2层以下为主;环境协调区建筑高度控制在3-4层,以3层以下为主。

2.7建筑风貌控制

规划建筑色彩以褐色、灰色、白色为主色调,主要用于建筑外墙和屋面;红黄色系为辅助色,主要用于建筑门窗、垛头、座头、门楣纹案等处,其他颜色可适当点缀。

改造翻新或新建建筑必须与历史建筑的风格和色彩相协调,原则上采用坡屋顶黑瓦,涂料、石材、石块、砖、木材做墙体,也可参照现状传统风貌建筑的做法,将水泥、混凝土、琉璃砖、玻璃装饰等运用于建筑中。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新建或改扩建建筑,应根据当地传统的建筑样式建造,尽量采用本地材料,体现地域特点。

2.6历史环境保护

(1)保护对象

包括古门楼、古城墙、古碑、古桥、古井以及古树等要素等。

(2)古树的保护

古树是古村落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要对古树名木进行严格的保护。规划以树冠投影向外 5 米为保护范围。

(3)古井的保护

古井在古时的日常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严格保护凫村的孟母井,严禁填埋、破坏,并应登记造册,设立标志牌,客观记录古井的位置、现状、井口直径、深度、水位等内容。

(4)古碑的保护

对于凫村的石碑,要严格保护,防止风化和人为破坏。对现有的石碑,要统一挂牌,统一管理,并进行文字整理工作,所有碑文要留有拓片。所有石碑均应登记造册,登录内容应包括碑刻原始位置、客观反映碑刻现状的照片、相应文字记录、碑体长宽高、碑刻拓片以及记录时间和记录人员、测量人员、拓碑人员。

2.7水系格局保护

严格控制取水行为,保证池塘水面宽度和深度;禁止擅自填塞、侵占水面,新建、扩建、拆除汀步等改善亲水环境的设施,需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同时满足保护范围内的保护要求。

2.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规划区内的非物质文化,包含孟母教子文化、孟子诞辰年暨中华母亲节大典、熏豆腐制作工艺、孝贤文化、凫村煎饼美食、粉皮、粉丝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3村庄发展规划

3.1空间布局规划

规划形成“三核,两轴,五片,多点”的空间结构。

“三核”:三处历史文化核:分别为孟子人文核、马鞍山景观核心、孟母林生态核心;

“两轴”:南北向迎宾轴:国道104为迎宾大道;

东西向的文化脉络轴;东西向的文化联系轴线;

“五片”:分别是文化保护片、生态游览片、绿色生产片、休闲体验片、村庄提升片,每个片区内布置不同的功能,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多点”:村庄内的主要空间节点。

3.2土地利用规划

(1)土地调整的原则

本次土地使用调整规划的总的原则是“全面保护传统风貌,整体改善居住环境,重点整治古迹周边,适度调整旅游用地,合理拆除不协调建筑”。以保护和发展为目的,保持凫村传统村落的原有空间结构特征,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对不合理用地适当调整。

(2)用地构成

村庄规划用地面积共约685.67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新增1.73公顷,共92.63公顷,约占13.51%;非村庄建设用地67.18公顷,约占9.80%;非建设用地525.86公顷,约占76.69%;

3.3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主要道路:延续现状路网结构,规划形成两纵三横的道路系统结构。

(2)次要道路:次要道路为到达凫村各组团的道路;

(3)宅间小路:规划路面宽度 2-3 米,建议材质水泥、石板路。

(4)规划形成重点区域人行交通系统:沿河及周边的非机动车道区域,宽度按2米左右控制,材质建议为石板路。

(5)静态交通

为尽量减少机动车对传统街巷的干扰,规划在村庄南北入口处各布置一处停车场,将汽车停在外围,尽量保证传统街巷的纯步行空间。

3.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按照设施人性化、服务全面化、区域覆盖化的标准进行规划。规划新增广场区域和公园绿地。

(1)村委会:现状保留,位于村庄中部,占地675m²;

(2)医务室:2处,现状保留,位于村中中部,占地596m²;

(3)广场:3处,部分新增,占地约1739m²;

(4)绿地公园:2处,规划新增,包括2处村内利用闲置土地的区域;

(5)机关团体和新闻出版:现状保留,占地1432m²;

(6)商业设施:现状保留,村民混合住宅,兼具超市、小卖部等商业服务功能;

(7)幼儿园:现状保留,占地面积1933m²;

(8)小学:现状保留,占地面积7336m²。

3.5旅游发展策略

(1)融入孔孟之道旅游发展带

孔孟之道旅游线路正在开发打造当中,深挖开发文化特色,未来将以人文景观游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2)区域旅游联动发展

依靠交通联通,以曲阜市三孔景区为纽带,联合凫村“孟母三迁”乡村文化旅游景点、孟母林景点、孟子故里等景点,形成资源互补的旅游线路。

3.6旅游发展定位

基于优越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开发以古村文化休闲游为主导,以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民俗体验游为补充的综合性旅游区。

3.7旅游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两环多点”的旅游空间布局,其中

“一心” 为历史文化核心;

孟子故宅、孟母井、孟子故里坊等历史建筑组成凫村历史文化核心。

“两轴” 为文化体验轴、村庄展示轴;

串联各旅游节点。

“两环”为核心风貌片区旅游环线、生态文化历史旅游环线;

“多点”包括结合优秀历史建筑设置的人文旅游节点,和结合开敞空间设置的自然旅游节点。

3.8旅游产品

以凫村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文化旅游市场为导向,建设古村游览、文化体验、民俗休闲三大主导旅游产品,田园观光、生态休闲、农作体验三大辅助旅游产品,以及寻根、摄影、考察等专项旅游产品,形成多元互补发展、精品带动、整体联动、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体系。

4近期建设规划

(1)修复类项目

白马河岸建亲水平台,种植花草树木,建喷泉;孟母桥南北20米河道修建护坡,河底做防水设计;孟母池底做防水设计,与河道衔接处建坝;重点街巷、村庄道路景观改造提升

(2)提升类项目

近期需修复凫村原古寨墙,沿白马河的村石筑/夯土寨墙;近期需修复凫村原古寨墙东南西北四处寨门;近期需修复孟母井和孟母池、孟母桥原有风貌;部分古民居因无人居住,已经损毁,近期需修复。

(3)生态项目

优化内部绿地、文化公园节点;疏通水系,建立多水源灌溉系统,保证农用地用水。

5部分图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