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记曲阜市杏坛中学英语教研组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位于孔子故里的曲阜市杏坛中学,就活跃着这样一支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勇于奉献的英语教师团队。他们敢为人先,刻苦钻研,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通过组内教研,不断加强师资自培,用创新引领业务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各教研组学习的标杆与榜样。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他们精诚合作,和谐包容;他们活泼善思,富有激情;他们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用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的“三牛”精神撑起了杏坛中学英语教学的一片天。
英语教研组现有一线任课教师33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19人,全日制英语硕士研究生5人。山东省特级教师2人,济宁市杏坛名师2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能手1人, 济宁市优质课一等奖4人,入选曲阜市英语中心教研组3人,曲阜市兼职教研员1人,曲阜市优师、教学能手、优质课比赛一、二等奖29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个年级备课组在学校历年评比中都被评为优秀备课组,历年中考成绩英语都稳居前列,是学校公认的“王牌学科”。2017年,学科组被评为济宁市先进教研组,程福龙老师被评为济宁市先进教研组长。2016年,学校被评为济宁市英语教师培训基地。2019年,学校被济宁市教育局遴选为英语学科教学研究基地。
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在智慧的碰撞中铸就辉煌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智慧的碰撞。山东省教育厅英语教研员张涛在济宁教研会上说过,学习本身就是件苦差事,学英语更是困难,如何能让学生学习的痛苦历程愉悦一些,那便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让学生学得越愉悦,老师下的功夫就会越大,备课教研自然更辛苦,尤其在大赛中甚至于达到痛苦的境地。英语教研组一次次深切地感受到:教基于研才有生命力,研源于教才迸发活力,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要想取得骄人的成绩,唯有团队共同打开思维的天窗,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带领杏坛英语团队领跑15年的教研组长程福龙老师,每天坚持前沿学习、研读、备课,每周组织一次备课组集体备课,每月进行一次学科组集体教研。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学得广博高效,平时温文尔雅的英语老师们在历次教学研讨会上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抢着以身示范。以2021年青年教师李琪、孔雪雯参评教坛新秀为例,首先由备课组对各自的选手进行第一轮听、评课和说课,然后备课组共同对其课进行磨课修改,准备充分后,教研组全体人员进行观课、听课、评课和座谈,老师们再根据座区分成六个小组,各小组讨论用不同形式在单位时间内汇报课程设计,教研组长程老师汇总并评价,最后由英语分管领导张良针对此次课程提出综合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有意义的大教研,让年轻选手感受到了前辈们对她们的关心和关爱,更关键的是真正改变了年轻人的低阶教学行为,缩短了专业发展周期,使其进入专业发展的快车道,并在竞争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能教者必能研,善研者才善教。作为山东省重点教科研基地,老师们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举办的教研活动,近年来,先后有程福龙、张良、王龙等老师在济宁市教学教研会议上作典型发言,魏修平、袁新红、王龙、孔静等老师在曲阜市命题研讨会上与大家交流命题思想。由程福龙、丛秀范、张慧燕、张倩、杨阳等老师主持、英语组老师参加的 “初中英语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阅读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5C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等多项省、市教科研规划课题,已顺利结题并获奖,课题成果在多个范围内推广。学科组全体成员参与编写的英语校本教材《快乐阅读》,在本校作为英语阅读的辅助资料,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该教材在省教育厅会议上得到较高评价,并推荐为其他学校英语校本阅读教材。
济宁市杏坛名师丛秀范、张慧燕被聘为济宁市教育专家服务工作站教育专家,在曲阜市教体局的支持下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曲阜市初中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工作室吸纳了校内外多名教学业务骨干,在两位主持人的带领下,老师们一方面从事教学课题研究,一方面到各乡镇和外县市送课交流,这些活动既提升了本校教师业务能力、锻炼了自己队伍,又为曲阜及周边县市区的英语教育教学同步发展、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牢记使命,勇挑重任,在无私奉献中彰显时代担当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辛勤的付出。英语组有29位女教师,大部分都处在上有老人需要伺候,下有子女需要照看的年龄段,而英语学科特点决定了老师们早上有晨读,课间查背诵,晚上阅卷子,每天忙不完的工作,要想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张慧燕,济宁市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是一位满怀教育情怀和担当、把全部精力都扑在教学上的好老师。多年来,刻苦钻研新课标,积极践行新课改,拼搏实干加创新,成就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获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英语教学能手,济宁市优质课一等奖,济宁市优秀教师,山东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8项,发表论文10多篇,编写论著9部。作为曲阜市政协常委,热心教育援助,服务教育发展,经常带领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赴周边县市区调研、送课、交流,努力做师德的模范,教学的能手,教育的专家,培养了一批年轻业务能手,有助于英语教师梯队建设。
谦逊敬业、朴实无华的王敏老师,丈夫在医院工作,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因为丈夫要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中去,连续多天不能回家,她独自一人在家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同时还要为学生们按时上好网络直播课。女儿只有一岁,她经常晚上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备课,直播时,只能狠心把孩子扔到一边,再苦再累再无助,她只能选择坚强。
在班级管理上,更是有一大批成绩优秀、作风朴实的巾帼豪杰。袁新红、王利华、魏修平、杨阳等11位女班主任就是其中代表。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每次在学校挑选班主任时,她们服从安排,勇挑重担,带两个班英语教学加上班主任,每天起早贪黑,以校为家,视生如子,竭尽职责呵护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所带班级无论是纪律作风还是成绩都出类拔萃。因为她们的出色表现,2019年3月,九年级备课组荣获“曲阜市巾帼文明岗”,2020年12月,又荣获了“济宁市巾帼文明岗”光荣称号。
“巾帼不让须眉”,正是这样一只“娘子军”的特色队伍,本着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担当和对学生的热爱,用女性特有的品质和辛勤的耕耘,在英语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谱写了华美的乐章,彰显出新时代女教师的风采。她们始终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加强学习,勤勉教学,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将个人的业务水平做到精细化、优质化,努力探索适应学生发展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方式,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多年来,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扬。
立德筑基、携手共进,在凝心聚力中传承教育希望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多年的传承。英语组的老师们按照学校“讲政治、重实干、提素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秉承着“博学、明辨、慎思、笃行”的校风学风,立德树人,踏实作为,无私奉献,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人才,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教师。58岁的程福龙老师至今仍然一丝不苟默默无闻地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张良、孔庆波、魏长苓等一大批70后领军人物已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挑起了学校管理与教学的大梁。
更为可喜的是,英语组现在有十多位80、90后的年轻力量已崭露头角,在教学工作中逐渐走向成熟。
青年教师王龙,2012年研究生后毕业加入杏坛英语组大家庭。认真向老教师请教,潜心练习课堂掌控力,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所教班级成绩稳步上升,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他代表学校去青岛参加《全国第四届和谐杯“中小幼说课标说教材展示”》比赛并获得初中英语组特等奖,陆续取得曲阜市优质课一等奖、曲阜市教师基本功一等奖、曲阜市教学能手、济宁市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在2020年济宁市教学研讨会上执教了示范课并作经验报告。
青年教师张媛,研究生,虚心好学,踏实肯干。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参与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5C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运用核心素养5C英语阅读教学,形成了教学范式,使学生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的过程中,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从而形成“全面发展”的人。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得了曲阜市首批初中英语教坛新秀,曲阜市优质课一等奖,曲阜市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曲阜市四好女标兵,曲阜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杏坛中学英语组,经过多年的磨砺和成长,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教研氛围,相信这样一支博学勤奋、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杏坛品牌建设,为祖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程福龙、张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