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在曲阜举行 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来源:曲阜市卫生健康局 浏览: 日期:2021-10-09 11:24

9月27日,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医药论坛在山东曲阜尼山讲堂开坛。中外医学界专家、学者深入思考中医学的文化特质与哲学智慧,总结中医药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治中的突出作用,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这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设置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分论坛。中国30余位中医药界专家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开展了线上线下交流对话。

“中医药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传承中医药首先要了解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在作题为“中医药与中华文明”的主旨演讲时说,“神农尝百草”,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中医药起源与应用的传说,中医药迫切需要回答“从哪里来”等重要科学问题。

黄璐琦介绍,近代出土的丰富多彩的药物及药物相关遗存表明,中国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草学发展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尤其利用间接与直接史料开展研究,为搭建中医药文化遗存的时代框架、厘清发展历史脉络提供证据。“未来要充分重视中医药文化地位,用中医药智慧造福世界,增进人类健康福祉。”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也有信心通过这次尼山世界中药文化论坛,讲好中国中医药文化的故事。”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袭燕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在论坛上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中医学数千年的价值体系,包括中医学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与文化资源,其精髓集中体现在讲仁爱、尚和谐、求大同等思想理念,求大同即人类共同体。“从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中医药已与世界医药交汇,为世界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原创智慧。”王琦认为,未来,中医药养生、诊疗、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将形成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每个方面均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彰显生机与商机,中医药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凸显。

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石岩在现场作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发展”的演讲。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此次演讲的核心观点是中医药的理论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为依据,不同时期的传统文化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发展起到滋养作用,如近代道教思想浸润中医理论体系,唐朝佛教思想对中医理论产生影响。“新冠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和特殊治疗方法的情况下,中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价值和作用,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大道至简’思想贯穿中医药理论的体现。”

“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面对这一全人类的共同危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和合作。”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树中在作论坛总结时表示,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的成功举办,使中医药走上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舞台。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当前形势下,只有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才能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斗争的最终胜利。

据了解,“202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9月27日在山东曲阜尼山开幕。活动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今年国际孔子文化节的主题为“纪念孔子诞辰2572年”,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主题为“文明对话与全球合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通过视频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说,去年以来,新冠疫情肆虐,现仍蔓延全球。人民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命运与共的精神,让中国取得战胜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往深层次思考,这也是受几千年来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潜移默化的影响,“先天下之忧而忧”等思想深入中国人骨髓,在关键时刻迸发出的强大力量,成为凝聚中华儿女的情感纽带。“中国传统文化平常不显山露水,但到抗疫的关键时刻就凸显出威力,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王永良  张杰)

分享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