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村镇:壮大特色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日期:2021-01-07 10:09 浏览: 来源:曲阜市吴村镇

近年来,吴村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按照“五个振兴”的总体要求,立足自身区位特色,积极整合资源优势,以产业振兴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兴旺发展助推乡村振兴。2019年,吴村镇被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荣誉称号,2020年,吴村镇被纳入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名单,高楼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在曲阜市乡村振兴座谈会议上,吴村镇又作了典型发言,以“五个抓手”做实做活了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的文章。

以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着眼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力度,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2020年,全镇新发展黄桃种植基地200余亩,有机粮生产基地1000亩;在孟官、三官、白塔等6个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用于发展红薯产业,全力打造红薯小镇。为了让传统种植业变成农民增收的香饽饽。该镇在三官庙村成功举办了水肥农膜一条龙作业的地瓜农机插秧现场会,让地瓜生产插上了科技兴农的“金翅膀”。与此同时,还本着“宜国则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茶则茶”的原则出发,在峪东、簸箕掌流转土地600余亩,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建设九仙山有机茶种植基地。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有机粮种植基地5000亩、黄桃种植基地1000余亩,农业产业化基地16个,50亩以上种粮大户110 户,家庭农场50余家,林果精品采摘园30处,农民合作社发展到90余家,济宁市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以强化党建引领为抓手,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科学谋划,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路子,通过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在着力促进村级增收上,按照“支部主导、群众参与、盘活资产、集体增收”原则,盘活村庄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车站干银耳加工、高楼骊珠葡萄生态园、丛庄大棚果蔬种植、河洼和李洼旱藕种植、许洼金银花种植、龙尾庄锦鲤养殖、峪西“莱芜大姜”“潍坊脆萝卜”种植、张庄石磨面粉加工等一大批村集体增收项目,纷纷落地并投入运营,其品牌效应得以大大发挥。2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一村一品”,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占比达100%。

以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抓手,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积极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完成高楼骊珠葡萄观光园、丛庄果蔬种植基地建设,新建高标准冬暖大棚18个发展设施农业150亩,以乡村振兴服务队和济宁市第一书记帮扶为依托,发展“飞地经济”项目,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在园区运营上采取“五统一”服务管理机制,即统一购苗、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科技培训、统一购买农资、统一市场销售,设施大棚生产的网纹瓜、西红柿、圣女果、茭瓜、藤稔葡萄等瓜果蔬菜产销两旺,实现了经济社会“双丰收”,在此优势产业的示范带动下,全镇设施大棚发展到160余个,设施农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

以深入实施“互联网+”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方式,深入推进名优农产品推介销售,发挥好高楼葡萄等国家标志品牌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打造“圣城九仙山”地方特色农业。为此,吴村镇还在全市率先举办“直播助农 云游仙山--山东融媒公益直播联盟走进秀美吴村镇”活动,66家融媒体通过山东省电视台同步直播,推介吴村镇网纹瓜、山楂、核桃、苹果、樱桃、红薯、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实现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

以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抓手,不断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在下一步工作中,吴村镇将把发展农业“新六产”作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结合自身农业资源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扶持壮大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做好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文章,以骊珠葡萄观光园、丛庄果蔬种植基地等项目为引领,鼓励农户开展果蔬规模化种植;二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优化产业布局,举全镇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富裕富足。(张向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