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展现退役军人风采,现将27名优秀现役军人家属分期展示,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弘扬我市群众拥军优属、情系军营、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树立关心国防和军队建设、关爱军人军属的价值导向,为助力曲阜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本期我们将介绍以下四位优秀兵妈妈。
1.韦梅英,女,1971年7月出生,现在南关派出所工作。
八月十三月已圆,携笔从戎毅志坚,报效祖国把军参。摸爬滚打练硬功,精尖装备样样通,钢枪紧握待冲锋。雄鹰展翅击长空,飞龙一啸震苍穹,驰骋疆场报国情。吾儿从军将欲行,双眸含泪母子情,母爱如海深千尺,不及边塞战鼓鸣。
一行行打油诗,体现了韦梅英的心声。其子孔维鹤大学毕业,立志从军,作为母亲的她虽有万般不舍,依然支持已取得技师资格的儿子放弃薪金较高的工作走向火热的军营。看着儿子训练磨烂的手脚的照片,泪水止不住流淌,但“狠心”的妈妈只有一句:“儿子要坚强。”部队熔炉的洗礼,妈妈的鼓励,使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小伙茁壮成长。十五个特战旅的新兵射击比武,儿子取得第三名的成绩;十公里武装越野43分钟,十米武装攀绳12秒......当儿子以全班唯一全优的成绩授衔时,妈妈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的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日,丈夫工作也没黑没白,在做好家务的同时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婆,丈夫生病住院期间也不能给儿子说一声,用行动默默支持着儿子。她虽然平凡,却教育出了不平凡的儿子,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报效国家、扎根军营。
2.陈福华,女,1966年7月出生,石门山镇董庄中村村民。儿子孔维亭于2009年入伍,从此,她成了一名军人的母亲。为了让儿子安心服役,为部队建设做出贡献,她首先从教育入手,教育儿子如何做人、做事,当一名合格军人。儿子入伍后,她经常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谆谆告诫儿子,在部队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同时要刻苦学习军事知识,苦练军事本领。她孝敬老人、妯娌和睦、团结邻里,对村里有困难的群众都会热心帮助,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她在家里经营一家快餐店,包有15亩地的大棚、种植草莓,带领村里的中年妇女一起发家致富。防疫期间为村里大街小巷喷洒消毒液,在防疫点值班,默默付出,不求任何回报,每次她都笑着说,我是军人的母亲,我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她以对儿子的爱、对军人的爱,努力尽着一名军人母亲的责任。正如一句话说的好,“你愿热爱这个职业,愿意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继续奋斗奉献青春,那蓝天就属于你,蓝天的责任就属于你,你守护蓝天,我守护你”。
3.李庆宏,女,1972年2月出生,现在鲁能泰山曲阜电缆有限公司工作。他的儿子谢文涛同志,2014年9月入伍,20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谢文涛小的时候,为了培养其坚毅的性格,她总结了四条经验:首先家长要与孩子建立好信任关系,相信孩子有能力去完成自己的事。其次要鼓励孩子大胆做事,失败了要分析原因,调整行动方案。第三,加强延迟满足训练,提高内控力和坚韧力。第四,不要使用“冷暴力”。在她的悉心教育下,谢文涛性格越来越坚强。谢文涛刚入伍时,思想上有些松动,就想打退堂鼓。得知这个消息,她和丈夫商量必须做好儿子的思想工作,好男儿志在四方,当兵保家卫国,是人的一生最高荣耀!在三个月后的新兵强化训练考核时,儿子以全部合格的成绩顺利过关,更获得“优秀士兵”的称号。为了不让远在北京当兵的儿子担心家里,她每天坚持给儿子发信息,说家里一切都好,就连上手术台那一刻还要嘱咐丈夫,“万一儿子来电话,你就说我这会睡觉了,一会醒了给他回电话。”她不仅以实际行动支持儿子的工作,更以无怨无悔地付出照顾家庭,塑造了新时期军人母亲的良好形象!
4.刘文荣,女,1970年2月出生,书院街道西林西社区居民。她从小就对绿色军营充满了向往,一直梦想着有一天也能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一晃十七年过去了,儿子长大了,选择了参军当兵。从此,她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兵妈妈,她很自豪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儿子入伍后,她通过打电话方式谆谆告诫儿子牢记“八荣八耻”。在部队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她不仅是个兵妈妈,还是一个好媳妇,好婆婆。她热爱公益事业、尊老爱幼、与邻居和睦相处。疫情期间,她和丈夫捐款五百元,为抗击疫情尽一份绵薄之力。今年年初,儿媳妇怀孕了,儿子不在家,她悉心照顾儿媳的饮食起居,同时也安慰儿子,让他好好完成部队的任务,家里的一切不用担心。正因为有这样的好妈妈支持儿子,使得儿子在部队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荣获“团嘉奖”、“优秀学员”。她凭着自己的默默奉献,支持儿子的工作,让儿子在军营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