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优秀现役军人家属事迹简介(一)

日期:2020-09-11 08:28 浏览: 来源:曲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展现退役军人风采,现将27名优秀现役军人家属分期展示,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弘扬我市群众拥军优属、情系军营、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树立关心国防和军队建设、关爱军人军属的价值导向,为助力曲阜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本期我们将介绍以下四位优秀兵妈妈。

1.陈春玲,女,1969年8月出生,吴村镇前寨村村民。她的儿子张金龙2018年9月入伍,她始终坚信儿子安心服役是他应尽的义务,既然选择了保卫国家就要承受付出的承诺。儿子参军时才刚满18岁,她也时常在梦中梦到他。可每次打电话她都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思念之情。她总在电话里千叮咛万嘱咐:“有国才有家,国是最大的家,在部队是个好士兵、刻苦训练、掌握杀敌的本领才是硬道理。”在母亲的鼓励下,她的儿子能够承受住严格艰苦的训练、不怕苦、不想家,并且在新兵训练的考核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评为“优秀士兵”。她从没将家里的事告诉过孩子,只报喜不报忧。她总是独自承担家里的大小事情,赡养家中的老人。在经营好自己的责任田和果树之后,她还主动指导左邻右舍去种植果树、葡萄,让他们增收,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她是一名妻子,更是一名善解人意的母亲,在她的支持下,他的儿子扎根军营,在军旅生涯中逐渐成为一名敢于担当、报效祖国的优秀军人!


2.聂天华,女,1964年12月出生,息陬镇村民。在她的影响下,孩子努力学习。2005年,她的儿子渠晋考入山东大学,成为了一名国防生;2009年,儿子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大学研究生院;2016年,儿子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生活中,她孝敬婆婆。婆婆年纪接近90岁,生活不能自理。她总是跑前跑后、问寒问暖,吃喝拉撒从不嫌弃。每一年的供暖季,她都是把婆婆扶到楼上,让婆婆温暖地过冬。她始终发扬勤俭持家的家风,主动承担起家里的家务,让家人生活安逸,让儿子在部队可以安心服役。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自己要学会选择,妈妈只有告诉你给你引路的权利,没有替你走路的权利,人生之路还得自己好好把握。她用这样一句话教育着自己的孩子,也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了示范,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为国家做出贡献。


3.马莉,女,197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在王庄卫生院工作。她的儿子现在新疆军区服役,她自参加工作以来,26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妇幼保健一线,倾情关爱妇女儿童。特别是这次疫情期间为了更好的让准妈妈们安心,她建立了微信群,开通网上孕妈妈堂,每天不定时发放保健知识,电话随访疫情期间孕妈妈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上,积极参与家医团队,定期下村为贫困户做健康保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此外,她教育孩子自幼树立参军报国、献身国防事业的人生目标,让孩子形成不畏艰辛、戍边守土、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几十年如一日,她既为国家培养了一名优秀的军人,也为全镇妇女儿童提供了先进优质的保健服务。她用尊重每一位妇女儿童、善待每一个生命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南丁格尔精神,因工作成绩突出,她曾多次被评为市级、乡镇“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4.蒋芳,女,1968年10月出生,现在姚村镇中心中学担任教师。她鼓励儿子积极报考军队院校,在儿子入伍后,鼓励儿子安心服役,献身国防,争取在部队建功立业。儿子在部队表现一直优秀,被评为部队基层优秀干部。她本人也视子弟兵为亲人,积极为部队和军人做好事、做实事。在家关心孝敬老人,悉心抚育子女,家庭和睦,团结邻里,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有较高的群众威信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在工作中,她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廉洁从教,既教书又育人,曾多次被评为曲阜市“优秀教师”、“群众满意教师”、“三八”红旗手和“优秀班主任”等,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论文奖。更为突出的是她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并鼓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在她的鼓励熏陶下,所教学生有多名参军入伍,有的成为优秀的军队飞行员,有的成为优秀士兵。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伟大母亲的深刻含义,实现了教书育人的人生价值!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