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惠民政策“一口清”

日期:2020-05-06 09:23 浏览: 来源:曲阜市民政局

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一)保障范围

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基本条件。持有曲阜市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条件的,可以按规定程序认定为低保对象。

)申请程序

审核审批低保待遇按村(居)民申请,镇(街道)受理、审核、审批的程序实施审批后报市民政局备案

申请低保以家庭为单位,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镇(街道)提出申请,签署申请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查询核对授权书,授权低保经办机构查询核对。

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申请地村(居)委会应当主动帮助其提出申请。

经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查询核对,符合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标准的,镇(街道)自出具受理通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组织工作人员入户调查核实,完成申请人家庭生活状况评估,提出审核意见。审核无异议的,在经济状况调查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提出审批意见。拟批准的在申请地的村(居)公布户主姓名、保障人数、镇(街道)监督举报电话及政府公章、公示时间等,公示期限为7个工作日。公布期满无异议的,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批准决定,确定保障金额,从批准之日下月起发放低保补助金。

经申请人申报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或经核对家庭经济状况明显不符合低保条件的,镇(街道)按政策规定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其低保申请的理由。对拟批准公示期满有异议的申请对象,由镇(街道)民政部门重新组织调查核实,在申请人所在村(居)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拟批准的申请人重新公布。对不予批准的,镇(街道)在作出审批决定3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并说明理由。

)保障标准

城市低保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600元。

农村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450元。

低保补助水平按照低保标准与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之差计算,实行补差发放,分类分档补助,严禁平均发放。

)其他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以个人名义单独提出申请:1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生活困难指重度残疾人所在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2倍,或重度残疾人为已脱贫享受政策人员。2脱离家庭、在宗教场所连续居住满3年且收入和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低保认定条件的宗教教职人员。

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不得同时享受。

加强低保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以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的各类补助政策原则上不重复享受。分散供养的孤儿家庭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成员共同纳入低保范围,但孤儿本人不再发放低保补助金。

(联系科室:社会救助科  咨询电话:4461230

二、特困人员供养

(一)保障范围

凡具有曲阜市户籍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这三个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无劳动能力: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一级肢体残疾人;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申请程序

审核审批特困人员供养待遇按村(居)民申请,镇(街道)受理、审核、审批的程序实施审批后报市民政局备案

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无法自主申请的,镇(街道)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主动帮助申请。

申请人向户籍所在镇(街道)提出申请,签署经济状况查询核对授权书。经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查询核对,符合特困人员供养认定条件的,各镇(街道)5个工作日内组织工作人员入户调查核实,完成申请人家庭生活状况评估,提出审核意见。审核无异议的,在经济状况调查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提出审批意见。拟批准的在申请地的村(居)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批准决定,从批准之日下月起发放救助供养金。

经申请人申报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或经核对家庭经济状况明显不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的,各镇(街道)按政策规定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其特困人员供养申请的理由。对拟批准公示期满有异议的申请对象,由镇(街道)民政部门重新组织调查核实,在申请人所在村(居)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拟批准的申请人重新公布。对不予批准的,各镇(街道)在作出审批决定3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并说明理由。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市民政局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申请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确定照料护理档次。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依据6项指标综合评估:自主吃饭;自主穿衣;自主上下床;自主如厕;室内自主行走;自主洗澡。6项指标全部达到的,认定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有3项(含3项)以下指标不能达到的,认定为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有4项(含4项)以上指标不能达到的,认定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供养形式

特困人员供养形式分为在家分散供养和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可自行选择供养形式。评定为完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优先为其提供集中供养服务。

)供养内容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

)供养标准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包括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

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月900元。

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月590元。

照料护理标准:分为三档,一档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每人每月560元;二档为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每人每月280元;三档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每人每月170元。

(联系科室:社会救助科  咨询电话:4461230

三、临时救助

(一)保障范围

急难型救助对象:因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或因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和个人。

支出型救助对象:自负教育、医疗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一定时期内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

)申请程序

由申请人在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镇(街道)提出申请。

急难型救助对象:对于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镇(街道)级民政部门应当在24小时内先行救助,并在5个工作日内登记救助对象、救助事由、救助金额等信息,补齐经办人员签字、盖章手续。

支出型救助对象:严格执行申请、受理、审核、审批程序,规范各个环节工作要求,审核审批工作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对象中的低保家庭及成员、特困供养人员,重点核实其生活必须支出情况。

申请临时救助需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家庭生活困难证明等材料。对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镇(街道)可直接审批;对需要入户调查核实的,镇(街道)应直接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人口状况、遭遇困难类型等进行调查核实。

)救助标准

支出型救助对象:对患重特大疾病患者家庭,按照个人自负费用分段分档进行救助,每人救助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城市低保月标准的3-12倍;对因子女自负教育费用负担过重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每人救助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城市低保月标准的3-6倍。

急难型救助群体:根据救助对象困难情形,及时给予1000元以下(含1000元)的临时救助。

)其他

我市各镇(街道)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

同一当事人同一事由在一个自然年度内一般只救助一次。

(联系科室:社会救助科  咨询电话:4461230

四、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

(一)保障范围

60-99周岁低保老年人。

)申请程序

1)申请。由老年人本人(申请人)或由与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镇(街道)提出申请。本人或其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委托村(居)民委员会代为申请。

2)审核。镇(街道)自受理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的低保身份、年龄、残疾等级、自理能力进行信息比对核实,提出审核意见报市民政局审批。

3)审批。市民政局收到镇(街道)的审核意见后,对申请人的低保身份、年龄、残疾等级进行信息复核,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需要能力评估的老年人,于10个工作日组织专业人员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拟批准的在其所在村(居)公示5天,经公示无异议的予以批准,经济困难老年人自批准当月起发放补贴。

)补贴标准

60-79岁、80-89岁、90-99周岁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分别补助80元、100元、200元;在此基础上,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能力等级为2-3级的,以及智力、精神和肢体重度残疾的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发85元。增发补贴部分不能与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重复享受,可择高领取其一。

(联系科室:养老服务  咨询电话:4461630

五、残疾人两项补贴

(一)保障范围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为具有曲阜市户籍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的残疾人。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为具有曲阜市户籍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无生活自理能力、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智力、精神、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残疾人和多重残疾人。

)申请程序

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需提交申请表、居民户口簿或户籍证明原件、居民身份证、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申请对象领取存折开户银行帐户复印件、低保证;申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需提交申请表、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申请对象领取存折开户银行帐户复印件。申请对象向户籍所在地镇(街道)提交申请材料。镇(街道)受理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后,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初审合格材料报送市残联,市残联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人残疾等级审核,审核合格材料送市民政,市民政依托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对残疾人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审定,审定合格材料由市民政会同残联报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资金。民政负责将申请所需表格发放到镇(街道),方便群众申请时使用。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各镇(街道)、村(社区)给予必要的协助。

)补贴标准

享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一、二级残疾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其他等级的为每人每月不低于85元。

享有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一级残疾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其他等级的重度残疾人为每人每月不低于85元。

)其他

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同时申领残疾人两项补贴。既符合残疾人两项补贴条件,又符合老年、因公致残、离休等福利性生活补贴(津贴)、护理补贴(津贴)条件的残疾人,择高申领其中一类生活补贴(津贴)、护理补贴(津贴)。

残疾军人除享受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提供的优抚待遇外,符合残疾人两项补贴条件的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申领残疾人两项补贴。

对已领取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补贴的残疾人,原则上不能申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领取孤儿或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的残疾儿童不能申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符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条件的可申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残疾人两项补贴不计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纳入特困人员(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供养保障的残疾人不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

(联系科室:社会事务科  咨询电话:4461167

六、孤儿基本生活费

(一)保障范围

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的对象,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未满18周岁的公民。孤儿成年后仍在校就读的,继续享受孤儿基本生活费。

)申请程序

1)申请。由孤儿监护人向户籍所在地镇(街道)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出具以下材料:公安机关、医疗机构或村(居)委会出具的孤儿父母死亡证明或人民法院宣告孤儿父母死亡或失踪的证明,同时提供孤儿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各2份、孤儿本人近期1寸免冠照片2张。由村(居)委会出具孤儿父母死亡证明的,须提供2-3名邻里知情人的证明材料。

2)审核。镇(街道)应在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和社会散居孤儿情况进行初步核实。符合条件的,由申请人填写《孤儿基本生活费申请表》,连同有关证明材料一并上报市民政局

3)审批。市民政局审查申请材料,符合条件的,在10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批决定。同时与社会散居孤儿的监护人签定孤儿养育协议,对领取、使用孤儿基本生活费以及孤儿养育情况提出相应要求,明确监护人应依法履行的监护责任和抚养义务。签订孤儿养育协议应征求和尊重孤儿本人意愿。孤儿监护人发生变化的,应按照以上程序重新办理有关手续。自认定孤儿身份下个月起,向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

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申请基本生活费,由福利机构负责汇总孤儿信息、证明材料,并向市民政局提出申请,由上级部门审批。

为保护儿童隐私,不设置公示环节。

)救助标准

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920元;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1400元。

)其他

孤儿成年后仍在全日制学校就读的,继续享受基本生活费等相应福利保障待遇。孤儿依法被收养的、找到父母的或其父母能够重新履行抚养义务的,自下月起停止孤儿福利保障待遇。具备劳动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未在全日制学校继续就读的成年孤儿,按规定发放不低于6个月的基本生活费后,自下月起停止孤儿福利保障待遇。

(联系科室:儿童福利科  咨询电话:4461625

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

(一)保障范围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指具有本地户籍,父母双方均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的儿童;或者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的儿童。

认定标准:(1)重残:指一级二级残疾或三级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以残疾人证为准。(2)重病:参照各地重特大疾病救助办法相关规定执行。(3)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或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指期限在6个月以上,依据人民法院、公安部门或司法部门出具的相关材料认定。(4)失联:指失去联系且未履行监护抚养责任6个月以上,自公安部门受理报案之日起计算。(5)死亡或失踪:死亡是指自然死亡或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是指人民法院宣告失踪。宣告死亡和宣告失踪以人民法院作出的宣告死亡或宣告失踪判决书为准。

)申请程序

1)申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人或受监护人委托的近亲属,向儿童户籍所在地镇(街道)提出申请,填写《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申请表》,情况特殊的,可由儿童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2)查验。镇(街道)受理申请后,应当进行查验,查验一般采取部门信息比对的方式进行,因档案管理、数据缺失等原因不能通过部门信息比对核实的,可以请申请人协助提供必要补充材料。镇(街道)应当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查验结论。符合条件的,连同申报材料一并报市民政局。有异议的,再次进行核实。为保护儿童隐私,不设置公示环节。

3)确认。市民政局应当在自收到申报材料及查验结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确认。符合条件的,从确认的次月起纳入保障范围,同时将信息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统。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4)终止。规定保障情形发生变化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人或受委托的亲属、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告知镇(街道)。镇(街道)、民政加强动态管理,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自出现规定情形的次月起终止其保障资格。儿童本人死亡或失踪的;儿童被依法收养的;失联、失踪父母出现的;父母服刑、戒毒期满或依法恢复人身自由的;父母重新具备抚养能力的;出现其他不符合保障条件情形的。

)救助标准

因父母重度残疾或服刑在押等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继续参照社会散居孤儿标准享受基本生活费,每人每月不低于920元。

)其他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成年后仍在全日制学校就读的,继续享受基本生活费等相应福利待遇。具备劳动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未在全日制学校继续就读的,按规定发放不低于6个月的基本生活费后,自下月起停止保障待遇。已获得最低生活保障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或者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且未达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的实行补差发放,其他的按照补贴标准全额发放。已全额领取补贴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或特困救助供养的,基本生活补贴不计入家庭收入,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特困救助供养待遇之后根据人均救助水平重新计算,补差发放。已全额领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的残疾儿童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联系科室:儿童福利科  咨询电话:4461625

八、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

(一)保障范围

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经济困难无法履行抚养义务的儿童;经诊断身体重残、患重病或罕见病需要长期治疗的贫困家庭的儿童。

)申请程序

认定标准、申请流程参照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标准、申请流程执行。

)救助标准

基本生活费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

)其他

重点困境儿童成年后仍在全日制学校就读的,继续享受基本生活费等相应福利保障待遇。具备劳动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未在全日制学校继续就读的孤儿等困境儿童年满18周岁的,发放不低于6个月的基本生活费后,自下月起停止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待遇。已享受其他生活救助政策的重点困境儿童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不重复享受补助。

(联系科室:儿童福利科  咨询电话:4461625

九、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基本生活费

(一)保障范围

携带艾滋病病毒及患有艾滋病的儿童、艾滋病致孤儿童、父母一方感染艾滋病或因艾滋病死亡的儿童、携带艾滋病病毒或感染艾滋病的儿童。

)申请程序

其监护人向儿童户籍所在地的市民政局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出具户籍资料及国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具的医学证明(HIV抗体确症检测报告单,HIV抗体检测呈阳性)。市民政局审核申请材料,提出核定、审批意见。为保护隐私,不得以公示的方式核实了解情况。

)救助标准和限额

参照社会散居孤儿标准享受基本生活费,每人每月不低于920元。

)其他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成年后仍在全日制学校就读的,继续享受基本生活费等相应福利保障待遇。具备劳动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未在全日制学校继续就读的年满18周岁的,发放不低于6个月的基本生活费后,自下月起停止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待遇。已享受其他生活救助政策的重点困境儿童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不重复享受补助。

(联系科室:儿童福利科  咨询电话:4461625

、慈善救助

(一)保障范围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凡具有曲阜市常住户口的贫困家庭,具备以下状况的,均可申请临时性慈善救助和慈善项目救助因天灾、火灾、车祸等原因,造成家庭人员伤亡,经济或财物巨大损失,无法正常生活的家庭;因患有白血病、尿毒症、肿瘤等或其他重大疾病,治疗花费巨大,无法维持生活的家庭;主要家庭成员残疾、年老多病,丧失劳动能力,无任何经济来源,长期无法维持生活的家庭;其他原因造成临时贫困的家庭

)申请程序

凡符合上述救助条件的贫困家庭,在申请救助时,应依照以下程序申办: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村居(社区)或工作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由村居(社区)或工作单位作出申请人家庭贫困情况申报意见,提请所在镇(街道)或所属党委工会入户调查核实;镇(街道)或所属党(工)委工会根据村居(社区)或工作单位对申请人家庭作出的贫困情况申报报告,进行入户调查。情况核准后,签署调查情况和上报意见,填写《曲阜市慈善救助审批表》一式两份,附带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或必需的其他附件,上报市慈善总会复核、审批市慈善总会复核,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批准决定,确定救助金额,发放救助金。

)救助标准

针对不同状况家庭的困难程度,按不同的额度予以救助。对因天灾、火灾、车祸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或财物巨大损失,无法正常生活的家庭救助,最高标准为5000元;对因患有白血病、尿毒症等特大疾病,治疗花费巨大无法维持生活的家庭救助,最高标准为5000元,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救助标准为2000-3000元;对主要家庭成员残疾、年老多病,无劳动能力,无任何经济来源,长期无法维持生活的家庭和其他原因造成临时贫困的家庭救助,救助标准为1000-2000

(联系科室:市慈善总会  咨询电话:4461223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