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 刘洪冉

日期:2020-05-29 17:18 浏览: 来源:曲阜市教育和体育局

人物名片:刘洪冉,2000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曲阜市陵城镇小学教师、班主任、山东省教科院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兼职教研员。曾获得济宁市品社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二等奖、济宁市第八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手、曲阜市优秀教师等称号,主持省市级课题。山东省小学道德与法治专家库成员,济宁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工作坊主持人、济宁市教科院教学常规督查组成员。

二十年来从初中思想品德到小学品德与社会再到现在的道德与法治,他精益求精、一直奋战在思政课的教学一线,一直践行着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初心。

十年扎根尼山,青春奉献教育。2000年8月,他济宁师专毕业后来到了距家40余公里外的尼山中学参加工作,这一待就是整整10年。曾经的同学或者去了县城工作或者回到条件好的乡镇,经过短暂的迷茫与困惑,他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由于学校师资非常紧张,一开始他就担任了三个年级六个班的思想品德教学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三个年级就意味着三份不同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工作量是别人三倍,对此他毫无怨言。他虚心向身边的领导、同事请教,从区分普通话的平翘舌音到粉笔字的练习,他都一丝不苟;课堂教学中,他努力保持一种激情的状态去带动感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0年里对于教学计划、工作总结等工作细节,他始终坚持自己探索着实事求是地写绝不一抄了之。为人师,他始终把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作为自己行事的根本准则。2008年夏天为了学生刘雪娇考高中的事,他多方奔走不辞辛苦终于帮助她顺利考入了曲师大附中;作为班主任,他通过家访走遍了尼山的每一个村庄。今年疫情期间,有的学生家长或是外地工作或是手机受限制,他便亲自深入朱利康、朱利如等学生家中帮助家长办理健康码,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网络学习,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燃眉之急……学生成才,家长满意,让他深感为师者的欣慰和教育使命的光荣。

十年尼山的从教经历,他一直践行育人至上的教育信念,陵城十年的从教经历,他努力在业务上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2010年8月,他来到家乡陵城工作。除了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外,他都要主动额外要求担任品德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课,因为他始终坚信“思政课是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一门实实在在的金课”。这10年中,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专研教育教学理论,收集《山东教育》、《济宁教育》并仔细阅读成了他平时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事项。参加工作以来每次参加听课培训活动他总要带一本皮的笔记本,工工整整地记录、写感悟反思,因为这样保存的时间长能随时翻阅,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专研提高了他的思想站位、丰富了他的教学思想内涵。除了注重自己理论素养的提升,他利用一切机会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试讲、磨课、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平时他经常领着学生在探究室里磨课,学校科学探究室几乎成了他的讲课专用教室。注重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称得上精益求精,2016年5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放眼看交通》中关于交通拥堵这一知识点,他曾经到济南黑虎泉路实地拍摄堵车的照片。工作之余的他对于教学问题也经常进行学习和思考,在他书房的床头桌上始终放着一支笔和一本记录本,因为他不想让每一个刹那间闪现的教学灵感随意飘走;对于教材的研读他侧重于学段教材体系和知识点的总体把握,在平时看电视和网络学习及时与教材知识点进行深度思考,有的放矢地拓宽知识的广度,把功夫用在平时的点点滴滴……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12月曲阜济宁两级教学能手笔试比赛中他均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活动、每一句教学语言甚至每一张课件中的图片都要力求做到至善至美,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验……他在2019年12月济宁教学能手课堂教学比赛获得第二名。山东省教学能手、济宁学院附小耿乐老师表示:刘老师的课让自己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十年对思政课的坚守与努力,让他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从一名普通乡村教师成长为山东省教科院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兼职教研员,入选山东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专家库,担任济宁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工作坊主持人,成为济宁教科院教学常规督查组成员。先后获得了济宁市小学品社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优质课二等奖、济宁市第八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手、曲阜市优秀教师、济宁市三乐型教师等荣誉;在国家、省级教育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试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等,主持省级市课题《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依托孔子文化资源实施新时代儿童德育教育研究》。

“精心锻造思政金课,潜心培育时代新人”这两句话不仅是刘老师的座右铭,更是他从教生涯的真实写照。刘老师还将这样继续走下去,用无私的教育情怀、专业的力量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育人品质!在思政课教育教学领域,他将不负韶华,继续专研,不断磨炼,争取更大成绩。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