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玲,女,1978年1月生人,曲阜市小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曲阜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先后多次被评为曲阜市优秀护士、曲阜市先进个人、2017年曲阜市最美护士等荣誉。
从2020年1月23日起,她到所在辖区对务工返乡人员摸排、面对面随访返乡学生、务工人员。用换位思考方式,先打电话说明来意,再登门测量体温,宣教防控知识,让他们安心。
1月31日中午,接到卫健局抽调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成立应急防控小组的通知,张彦玲主动请缨,“我有20年工作经验,非典期间参加过疑似病人的隔离工作,我对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和承受的心理压力深有体会,让我去吧”。就这样,她第二次投入到防控工作一线。
张彦玲担任第二应急防控小组组长,主要工作是面访重点防控人员。从1月31日至2月18日,不分昼夜对重点人员进行面访,共面访60余人次。“口罩、防护面罩、还有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是面诊工作者的基本行头,每天一上班,他们就会投入到一天的战斗中,不停爬楼,反反复复,登门随访,测量体温,防控宣教,几户下来常常就会累的满头大汗。面访时她会了解重点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详细登记信息,并且送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
隔离病毒不能隔离关爱。随访时,她常常问,“你们在家还需要什么帮助”,她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一位医者,特殊时期她也是一座桥梁,群众需求,她及时反映给组织,随访时,顺便给重点人员送去水果蔬菜。
她面访的第一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王某某的家属,2月1日上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开王某的家,房门打开的一瞬间,屋内屋外都是紧张的气氛,患者家属因为家人被确诊担心焦虑,作为医务人员的她,也随之有些紧张,“你好!我们是应急小组的工作人员,我们今天来就是帮大家量量体温,让我们大夫帮家人检查一下。”一句话打破紧张的气氛,也悄悄为自己打气。为大家测量完体温,她教患者家属勤通风、勤洗手、一天两次进行地面消毒等防控知识。“请记住我的个人电话和微信,有问题及时跟我反映”,考虑到患者家属的慌张忧虑,离开时,她主动把电话留下。当她们准备离开时,患者的女儿说,“我妈妈六十多岁了,在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治疗,她的衣服需要换洗了,我们出不去,你能帮我送过去吗?放心这衣服我用开水煮过了。”按说,他们的面访任务不包括送衣服,况且是确诊患者的衣服。如果按照院感标准处理不得当,这些衣服甚至会成为传染源。张彦玲想,60多岁的老人在身患传染病的情况下,心情肯定焦躁,如果穿着舒服,老人可能会心情好些。身为医者,她更习惯于将心比心,她感受到患者家属的牵挂。做了决定,她将病人的衣物带回,用紫外线消毒,当天下午,她自己把衣服送到了传染病门诊护士的手中。
在随访后的第四天,患者家属有其他四位成员先后被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跟确诊患者零接触谁都怕,她们是医务工作者,疫情面前她们是勇敢的逆行者,同时,她们又是女儿、儿媳、是孩子的母亲、是老公的妻子。疫情当前,来不及更多的踟蹰思考,医者,共同选择了用爱温暖他人,用精益求精的技术救治他人。
号角吹响后,她和主动请缨的战友们再也没有回家。张彦玲的父亲前几天突发心脏病住院,由于工作在身,她也没能去医院看望。她说,“谁人不惧病毒,谁不想见见亲人。医者也会想,也会害怕,但是当接到电话准备出发时,我们就立刻的穿上衣服,又投入到新的面访工作当中去,当时真是不允许我们去想想有没有危险,不用想,因为我们干的就是这个活”。
因为干的就是这个活,因为想做有意义的事,简单的理由,不忘初心,带来的是源源不竭的动力。“从了医,忠于自己的事业,这就是值得,自己干自己想做的事,自己所做的事对他人都是有益的,我认为这就有意义”。做有意义的事,做一名合格的圣城儒医,这就是张彦玲的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