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中心,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严管理、提素质、重创新、求实效”为总要求,夯实基础工作,推进改革创新,教育事业呈现优质均衡、协调推进、团结稳定、持续健康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市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实现100%,巩固率分别为100%、98%;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5.68%。市教体局被被曲阜市委、市政府授予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改革创新先进集体等称号;同时荣获全市第二季度好班子“季度之星”称号。
教育基层党建巩固加强。全面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立了中共曲阜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77个镇街中小学党组织归入教育工委统一管理,向100余处民办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派驻党建指导员,教育工委管理的党总支和党支部达到142个,党员2471名。8所中小学被授予济宁市“党建工作示范校”,市教体局老干部党支部被评为“山东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城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投入资金5.65亿元,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投入资金8.87亿元, 19个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项目竣工使用。投入资金2.4亿元,全面完成农村学校全面改薄建设。圆满完成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学校午餐制和寄宿制建设。目前,我市已实现了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均衡化。
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全国首创农村教师上下班免费乘车制度,推行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1236”改革创新工程。推行教师绩效考核改革和分级聘任、教师县管校聘和交流轮岗、幼儿园星级管理、解决教师两地分居问题等改革举措。探索多元化办学,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名校托管、名校办分校等取得良好成效。引入民办力量,夫子学校、东方学校成为曲阜教育新高地,南部新区曲阜外国语学校开工建设。
素质教育理念全面落实。高中考成绩稳居济宁各县市前列。2020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线1828人,比去年增加466人(其中文化科本科上线1480人,比去年增加369人,增幅居济宁各县市区第一)。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131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双一流重点高校,比去年增加28人。市教体局被评为“济宁市高中教育先进单位”,曲师大附中被评为“济宁市高中教育先进学校”。2020年中考500分以上1177人,比去年增加67人;中考综合成绩位居济宁各县市区第3名,稳居第一梯队。
教师队伍素质持续提升。设立了规模1000万元的杏坛教育基金,用于奖励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和个人。开展“名师工作室”建设,挂牌名师工作室10处,名班主任工作室1处。分批多次组织人员赴北师大、华师大进行高端培训。曲阜教师教育中心被省教育厅定为第一批全省20所县级教师教育基地。开展两届“群众满意的人民教师”评选活动,700名一线教师获此殊荣。曲阜市现有名校长、优秀教师国家级5人、省级56人、济宁市级44人。
教育服务水平优化提高。脱贫攻坚脱贫攻坚步履坚实,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现“一人一案”。控辍保学成效明显,工作进展居济宁各县市前列。小学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工作经验入选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成立特殊教育“医教康结合部”,为山东省首个残疾儿童治疗康复教育一体化机构。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免费、学生营养餐等惠民政策,年资金额达2700余万元。累计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853.65万元,惠及曲阜藉学生1016人。
传统文化教育特色鲜明。全方位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行国学经典教育“一校一导师”“一校一品牌”,开办传统文化研学旅行活动,创建66所校园孔子学堂、24所国学经典联盟校。开办“一起学《论语》”全民学儒学电视栏目,被山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山东省十佳栏目”。学校传统文化入选“2019年度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典型案例”,2所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市教体局被中国教育新闻网评选为全国“书香区域和书香校园”优秀案例。
全民体育运动蓬勃推进。积极打造15分钟健身圈, 4处社会足球场地基本建设完成,成为市民强健体魄的又一选择。常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六大联赛等校园综合赛事。先后承办了全国12小时超级马拉松赛、曲阜圣城国际马拉松比赛、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乒乓球比赛等大型国家赛事。每年主办、承办的各类大型赛事、活动达到50余项。全民健身运动会、公益徒步走、全民健身月、老年体育健身系列活动、中小学生免费游泳培训等丰富了百姓生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500 余名,全部12个镇街建成文体活动中心,100%的行政村建成全民健身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