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优化小城镇形态,改善镇街驻地面貌,美化镇街驻地景观,提升镇街驻地形象,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曲阜,确保小城镇驻地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顺利实施,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全域城镇化”的理念,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全力打好镇驻地环境整治提升攻坚战,切实改善镇驻地“脏、乱、破”和功能设施不完善的现状,达到把路让出来,把街洁起来,把车关起来,把店整起来,把污治起来,把镇美起来,把河净起来“七个起来”目标。实现小城镇驻地环境全面改观,促进镇街驻地环境实现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此次整治提升的区域是镇街政府驻地建成区,要把环境整治作为重中之重,进行全方位考虑谋划,并得到强力组织实施;提升要从地上、空中、地下三个空间,把路面、街道、车辆、店铺、河道作为重点,把卫生、秩序、招牌、标语、停车作为难点,认真加以推进和落实;整治的责任主体为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市直有关部门做好业务指导工作,市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开展整治指导、协调、督查考核工作。按照先思后行、先予后取、先易后难、先筹后补的总体思路,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集合各方资源,有力有效推进。
三、整治范围
本次整治提升范围为全市十二个镇(街道)驻地。
四、任务要求
保持街道路面干净,房前屋后无柴草堆、建筑垃圾堆,消除主干道废品回收点;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密封化运输;沿路沟渠、河道、桥梁保持水面清洁、无漂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附属设施无缺失、破损;垃圾收集设施整洁无破损,摆放间距设置合理。
实施“五个改造”和“十个一”工程。
改造基础设施。加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修补破损路面,规范安全防护及警示标识,保持路面平整,路基、路沿石完好坚实,排水设施完善通畅,道路标志、标线规范清晰。完善配套管网,搞好镇驻地供水、供气和雨水、污水等管道建设。
改善环卫状况。完善镇环卫站、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沿街合理设置垃圾桶、果皮箱,保持街道路面干净、环境整洁,房前屋后无垃圾堆、柴草堆,沿路沟渠、河道、景观水面、桥梁周围无垃圾堆积、无漂浮物。加强日常环卫巡查,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改善绿化景观。大力开展植树增绿、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行动。坚持乡土化、大绿量,提高道路两侧和重点部位绿化标准,科学栽植高大乔木和彩色树种,对缺株断档的绿地及时进行养护和补植。注重凸显绿化特色,合理规划建设公园绿地、休憩游园和景观节点。
改造建筑风貌。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搞好镇驻地总体风貌设计,注重单体建筑风格塑造,加强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规范沿街防盗窗、遮阳檐蓬、空调外机、卷闸门等建筑物设置,整治残墙断壁、破损房屋、乱贴乱画,保持沿街及两侧立面整洁美观、色彩协调。加强新增建筑管控,保持新旧建筑风格统一。
改进管理方式。坚持建管并重,加强源头管控。理顺小城镇管理体制,发挥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的职能作用,配强镇行政执法中队力量,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行网格化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坚持重心下移,落实属地管理、门前五包责任制,创新沿街商户自治管理模式,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6、实施“十个一”工程。建设一处商业综合体,建设一处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建设一处文化休闲广场,建设一处康养中心,建设一条示范街,建设一处农贸市场,建设一批公交站亭,建设一批公共厕所,建设一处污水处理厂,建设一处街头绿地。
五、治理“四种乱象”。
1. 治理乱摆摊。清理主街道、重点部位的流动摊贩,整治游商游贩,确保主要道路全线无摆摊设点;合理划定经营区域,设置固定场所,引导摊贩进场经营,限定经营时间,做好环境保洁。严禁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清理沿街商铺物品乱堆乱放,限定早餐、餐饮店外经营时间,做到工作时间无店外经营。取缔马路市场,严禁“以路代市”,对占据主街道的集贸市场,集中进行搬迁。
2. 治理乱停车。完善道路交通功能,在主街两侧设置隔离带,实行路宅分家,减少平交道口,保持车行道与人行道分离。合理设置公交停车港湾、公共场所设置停车点,科学规划临时停泊位,引导机动车、非机动车按规定有序停放。依法处理或拖离道路上随意停放的无牌车、“僵尸车”,禁止非法占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卸货,禁止各种车辆在道路两侧和商铺门口乱停乱放,重点清理商超、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附近的乱停车现象
3. 治理乱设牌。按照“标准统一、设置规范、版面完好、样式美观”的要求,加大各类标牌特别是广告牌的整治力度,清理道路沿线违法设置、不符合规范的标牌,及时拆除、更换影响镇容环境的广告牌匾,做到沿街无落地式灯箱广告、无破旧广告牌匾。道路两侧新设广告牌匾应符合规划要求,与建筑风格相协调;改造现有沿街经营店面门牌标识,做到上不挡窗、下不遮沿。
4. 治理乱搭建。加强道路沿线建筑物规划管理,严格控制道路红线,依法查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杜绝未批先建、私搭乱建行为,清理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修建的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包含太阳伞、折叠篷等),重点清理道路沿线的挂靠房、简易彩钢瓦棚体等。禁止沿街设置废品收购点、废旧物料存放点。按照强弱分设、入管入盒、整齐有序的要求,规范户外用电、通讯等缆线设置,加快各类电力和通讯网线下地工程,消除空中“蜘蛛网”。
六、实施步骤
按照“全面展开、重点突破、示范引领、梯次推进”的原则,分阶段开展综合整治提升。
全面整治阶段(2019年8月-2019年9月20日)。坚持先易后难、分类推进,全力开展“治四乱抓五改”工作,做到整治提升一批、筹划储备一批。
(二)集中攻坚阶段(2019年9月21日—2019年10月21日)。集中做好重点部位、重点工程的攻坚落实工作。对基础条件差、工作进展慢的要列出问题清单,集中力量攻坚。
(三)巩固提升阶段(2019年10月22日—2019年10月31日)。坚持补短板、强弱项,组织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抓好整治提升完善。
(四)2020年开始,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做到常态管理、长期保持,努力实现环境美、设施全、管理强、风貌好的整治要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曲阜市小城镇驻地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彭照辉市长担任组长;副市长周菊兰、刘一山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朱兴武同志为办公室主任,抽调各成员单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牵头负责做好整治提升行动的统一调度和协调联络工作,抓好组织实施。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作为责任单位、实施主体,要充分履行职责,抓紧抽调精干力量,建立相应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专门班子,落实责任人员,统一指挥、统筹安排,分解目标任务,排定作战图、时间表、任务书,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二)加强评比监督。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将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组织对先进镇街开展现场观摩;组织开展镇街驻地环境综合整治大评比活动,采取一月一点评,2019年12月底之前完毕。结合评比结果,进行全市排名,1-3名奖励100万元,4-6名奖励50万元,后三名全市通报,并约谈相关负责同志。对工作积极,迅速开展工作的进行表扬;对工作不到位、行动不积极、造成不良后果的,进行及时曝光和通报批评。凡是编制完成镇街驻地整治提升规划方案的镇街,提前拨付启动资金50万元用于镇街驻地环境综合整治。
(三)加大舆论引导。联合新闻媒体对各镇街驻地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情况不间断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通过信息快报、媒体等形式进行曝光;选取典型案例,以宣传片的形式在我市主要媒体进行正面报道和反面曝光,形成浓厚的创先争优舆论氛围。鼓励和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形成全方位、大规模、立体式宣传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