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中学 吴健

日期:2019-07-06 08:54 浏览: 来源:曲阜市教育和体育局

人物简介:吴健,2000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杏坛中学一级教师。从教以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形成自己质朴自然的教学风格,工作态度严谨,教学成果显著。2014年荣获山东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2015年荣获曲阜市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好2015年所带班级被评为济宁市优秀班集体。

她外表柔弱而内心刚强,她爱岗敬业,勤勉踏实。“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是她的人生格言,“严”和“爱”是她的教育风格,“让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是她的教育追求。作为语文老师,她致力于营造书香课堂,教诲学生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她注重实用的教学风格,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她所教的班级学生语文成绩显著,每届毕业生的成绩都非常优秀。作为班主任,她注重班主任工作方法研究,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有多少“问题学生”在她的亲切教诲下变成了优秀生。她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好。她以四两拨千均的淡定从容将自己所带的班级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她恪尽职守、孜孜不倦。她就是曲阜市杏坛中学一位平凡普通的语文教师吴健。

持之以恒抓管理

吴健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班主任,她始终恪守“严爱相济”的原则。管理班级琐碎繁冗的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至内心的,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被爱之乐,才能让学生学着去爱别人。尤其对于学困生的教育更是充满爱心。学优生人人皆爱,对学困生充满爱心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学困生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所以对于学困生她总是格外小心,经常有意识地找他们谈心,陪他们游戏,带他们旅行,还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借助任何机会进行表扬,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阳光。但是无论对学优生还是学困生,有原则的爱才是真正的爱,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有些学生在学校表现出暴躁甚至对他人的不尊重,这时候她总是能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礼、严而有方,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情。所以学生们对老师的处理总是敬佩有加、心服口服。

“正人必先正己”,在班级管理中,吴老师总是注意自己言谈举止的点点滴滴,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起到表率作用。当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她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每天早读,你都会看到她陪学生一起读书;午读,陪学生一起练字。当要求学生参加劳动时,你会看到她没有指手画脚,而是和学生一起擦玻璃、拖地面,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要求学生要热爱运动时,你会看到她把各种跳绳带到操场,带头组织各种比赛,带学生跳大绳,还会教学生踢毽子,带学生打羽毛球。正是这种模范的力量造就了一个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竞争可以让人练达”,在班级工作中,她引进了竞争机制。因为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争强好胜不服输是他们的性格特点。于是她巧妙地运用学生的这种性格特点,在学习、纪律、卫生、运动等各方面制定了评比标准,时时比,处处比,比健康,比勤奋,比自律,比恒心,班里学生们都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互相学习互相竞赛的气氛非常浓郁,比学赶帮超互不相让。整个班级形成团结向上的正气。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她所带班级成绩在级部名列前茅,参加各种活动都会取得最优异的成绩,因此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

积极进取练师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当今科研兴教的形势下,作为老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溪流。于是,她始终坚持业务学习,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细心研读《新课程标准》,大量订阅教学刊物,《教师的价值》、《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等作品已经成为她的阅读必备书籍,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她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承担各类教学公开课,参与传统文化教研课题。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注重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课堂中,她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阅读教学中做到融整体把握、重难点突出、语言品析、写法学习、情感教育于一体,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还经常向新老教师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多次参加各级优质课比赛,先后获得济宁市级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和山东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还在全国第四届和谐杯说课比赛中获得了全国特等奖的好成绩。

春风化雨满桃李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她特别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适宜地引导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未来。

在担任高二十一班语文教师时,班上有位男同学叫胡贵月。他来自小雪镇武家村,家中姐弟四人,作为家中独子,父母举全家之力将儿子送到市区学校就学并寄予厚望。但孩子并没有如父母所愿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反倒对未来迷失了方向,沾染了社会不良风气。吴老师把这一切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待到时机成熟,在一天自习课上与该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地长谈。抓住该学生讲义气、有孝心的性格特点,从孝亲敬老进入话题,对孩子进行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时刻一句深情的长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深深触动了孩子的心灵,孩子泪流满面,向老师深深鞠躬,并立志兑现诺言,做一个有志向、有担当的好男儿。

这节自习课后,孩子便及时转变态度,积极上进,发奋努力。果然不负重望,最终被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录取,成为一名铮铮军人。现在这位学生已在河南某部就职,也已经为人夫为人父。但从踏出学校大门那一刻,从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无论中秋节还是春节,都会准时打电话向吴老师问声好。成家以后,每年中秋节、春节都会从外地赶回家携家人亲自登门拜谢恩师。

像这样由“问题学生”在老师亲切教诲下走向成功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感念于恩师的教导,时常与老师联系,虽然他们身处不同省市,做不同工作,但永远不会忘记恩师的教导,经常齐聚老师家中,带来温馨快乐。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一份春华,一份秋实,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始终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却是沉甸甸的果实。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一定能够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