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吴村镇秉承“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建设理念,牢牢把握财政奖补乡村连片治理政策机遇,紧扣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为主题,贯穿“九仙山山水景观特色、吴村镇生态田园风格”两条主线,致力打造山水田园的“美丽景观带”,延伸三产融合的“特色产业链”,构建强村富民的“示范带动区”,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上下联动、成效显著”的美丽乡村田园综合新格局。
一、主要做法
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全域生态化”。吴村镇作为国家级生态镇,紧紧围绕农村环境改善和生态环保提升,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点面结合,重点实施了村庄改造、设施配套、产业打造等提升工程,在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村庄文化、村庄净化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目前,全镇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到100%,农村饮用水覆盖率达到100%。实施堰塘护坡和古河道坑塘治理工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日益完善,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尤其着重开展大绿化工作,村村建有绿化精品街、围村林,实现镇村绿化全覆盖。通过基础设施完善,村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明显升级,农村和谐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二、彰显文化底蕴,打造山水田园“全域旅游化”。注重充分弘扬儒家文化传统,以打造民俗生态村为特色,将特色民俗文化融入村庄建设中,在着力做好“五化”、“三面九个一”、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前提下,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把山、水、村、林、园资源有机整合,连片治理,以“一村一特色,一处一景观”连片提升,最终把项目区打造成既具有浓郁田园风光、又“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忆乡愁”的示范片区。
三、助推产业发展,构建强村富民“全域产业化”。在项目区建设上,积极发展休闲采摘农业,先后打造出车站大樱桃基地、高楼葡萄基地、峪东千亩贡枣基地、峪西千亩山楂基地等精品采摘园区。通过项目引入,拉长了产业链条,地理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大力推进了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镇“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15个,乡村旅游项目32个,精品自采园达到30多处。孔子石、红门宫、芦斗寺、天池等人文、自然景观远近驰名,片区内特色民俗村达到5个,星级农家乐发展到100多家,慢生态、慢生活、慢旅游、慢交通四大系统效果显著,“可憩可游、宜商宜居、且美且靓”田园牧歌式的美丽乡村已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