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吴村镇围绕 “全力攻坚、全面提升”总基调,坚持“项目立镇”这一核心不动摇,抢抓机遇、奋力攻坚,镇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1—11月份,全镇实体税收收入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完成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新增 “四上”企业5家,新注册私营企业5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78家,实现省“十强”产业到位资金550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11%。
1.“双招双引”成效明显。全年实现新开工项目3个,合同项目4个,在谈项目6个,重点续建项目4个。医药级透明质酸钠生产项目、干银耳生产加工项目、中基饲料加工项目等一批新项目纷纷落地建设。
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聘请“山东省首批美丽村居建设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张站锋同志为我镇挂职科技副镇长,在柔性人才引进上,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马会勤教授建立合作联系。
2.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深化“项目落实年”活动,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多措并举加大新旧动能转换。天燚股份年内新上“油浸式”变压器生产线,产品远销英国、肯尼亚等地,2019年被评为曲阜市“十佳中小型高成长企业”;博诚电气投资800万元引进韩国先进变频器技术,并与中煤中控集团实现改制重组,1-11月份上缴税金近1000万元;甫林电子新上现代起亚SP2、DL3汽车专用线束生产线,年可新增销售收入 800万美元。
3、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建设高标准便民服务中心,认真落实“六个一”代办制,在办理土地、环评、立项、落地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提供“跟踪式”、“保姆式”服务;积极开展“政策入企”活动,优化企业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电、气改造提升工程。
4.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镇成立各类经营合作社96家;新流转土地5000余亩,大力发展红薯、黄桃、金银花、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大力实施农业“飞地经济”建设工程,借助乡村振兴服务队帮扶机遇,全镇投资600余万元新建高标准设施葡萄大棚100余亩;坚持“一产三产化,就业本地化”,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突破“二产”短板,新上山楂、有机粮加工基地,实现产销两旺;创新实施党建领航“1+1”工程,引导各村大力发展实体产业项目,截止目前,全镇各村村集体收入均突破5万元。 2019年,吴村镇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5.旅游经济稳步发展。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新拓宽旅游景观大道 5.4公里、架设线缆2000余米、更新旅游景点和道路标识40余处、举办“三月三庙会”、“我家门前那条路”国际马拉松等各类旅游推介活动6次。簸箕掌、峪东村被评为济宁市首批“市级文旅融合发展样板村”。今年以来,九仙山风景区共接待各地游客50万人次,拉动旅游社会收入6000余万元。
下一步,吴村镇将进一步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着力培育“专精特新”骨干企业,加速项目建设步伐,精准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促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