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708814941724771/2019-10801 组配分类: 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机构: 曲阜市农机事业发展中心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2019-12-10 废止日期: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曲阜市农机事业发展中心2019年工作总结

来源:曲阜市农机事业发展中心 浏览: 发布日期:2019-12-10 10:16

  2019年,曲阜市农机事业发展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争创山东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市)为目标,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全市大中型拖拉机达到4334台,联合收获机达到4165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

  一、山东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市)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制定了《创建山东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市)实施方案》,成立了技术指导专家小组,出台了多项技术路线文件,争取“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专项补助资金150万元,对新建高效植保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及新购畜牧饲料生产、投喂、环控机械的规模化养殖场进行扶持,邀请省有关专家举办了“两全两高”农机化技术培训班。依托农业区域特色产业带和主导产业基地,大力开展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先后建立6处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处畜牧养殖业农机化示范基地、3处农产品初加工示范基地。新建高效植保服务中心2处,共达到14处。新建粮食烘干中心2家,共达到6家。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烘干机械化能力分别从2018年的74.75%、47.5%提升到79.26%和62.2%。我市小麦、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9.8%;秸秆机械化处理水平达到99.98%;饲草料生产、加工、投喂以及环境控制等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7.1%;农产品脱出、清选、保质处理等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达到89.55%。山东省“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评价专家组到我市进行检查验收,对我市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农机惠农政策规范高效落实

  落实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0万元,补贴机械835台、受益户数546户。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实行补贴信息全程公开,加速资金结算进度,确保了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联合办公,开展带机申请、机具核验、资格确认“一站式”服务,实施好容缺受理机制,真正实现了补贴申请一次办好。积极推广农机购置补贴手机APP应用,让信息多跑路,让农户少跑腿。落实中央财政农机深松整地补助资金150万元,在11个镇街实施了深松作业试点,完成深松作业面积13万亩以上,其中补助深松整地作业5万亩。首次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完成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资金2.4万元,报废农业机械5台,更新5台。

  三、新型农机经营服务主体日益壮大

  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外出培训和政企联动等措施,积极培育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建立“覆盖全程、服务全面,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懂经营、会管理、机械全、服务好的优势,积极为农业生产提供机耕、机播、机收、高效植保、跨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农机生产任务。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精心组织、有序调动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大力推行订单作业、耕种收一条龙作业服务模式,促进春耕、“三夏”“三秋”农机作业机具供需对接,全力保障了全市农业生产的进度及质量。年内新增济宁市级农机示范社1家。

  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步伐加快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高性能机械,推进农机装备升级换代。聚焦“两全两高”,着力发展土地深松、保护性耕作、宽幅精播、种肥同施、高效植保、低损收获、秸秆利用、粮食烘干机械化,推广应用大型智能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联合收获机械、微喷灌机械、先进植保机械、集约化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农产品加工成套装备。召开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和收获、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植保等现场会4次,有效推动我市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精准高效、复式多功能机械增长迅速。

  五、农机生产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着眼于做强农机品牌、做大农机工业,从政策争取、资金支持、项目申报、技术指导、咨询等方面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圣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扩大生产建设厂房问题,服务山东天一世达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大型橡胶履带拖拉机项目,组织调查山东腾拖农业装备公司相关产品补贴情况,协助鲁虹农科“智慧蛙”植保机器人项目争取农业信贷。目前,我市共有圣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智物缘植保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圣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鑫联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和汇富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农机企业具备了生产补贴产品资格,15个农机产品进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成为省内外著名的农机名牌企业。

  六、农机信息指挥中心已完成建设

  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农机装备,在10余家农机合作社、植保中心、烘干中心安装北斗智能终端150套,安装完成车载移动监控系统,完成农机信息指挥中心建设,配置高标准的拼接屏及配套设备,促进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打造一流农机化信息平台。

  七、农机维修网点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

  我市农机维修网点达到46家,建起区域性维修中心5处。我市维修市场总体布局合理,农机维修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极大地方便了农机手的就地就近检查维修。积极引导农机经销企业和农机维修网点结合“三夏”“三秋”生产特点与农机户需求,备齐备足各类农机具及易损件,为农机化生产提供物资保障。开展送维修下乡服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机合作社、农机户家中检修、调试农机具,排除机械故障。

  八、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明显

  组织中心技术人员深入农机生产一线,开展以“送培训、送技术”为主题的“农机服务田间日”活动,重点做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深松、高效植保、畜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等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安全操作技术培训,提高广大机手及辅助工作人员的农机操作技能,为我市农机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组织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手等人员赴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参观山东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1次,赴临沂市临沭县金丰公社参观学习1次,学习先进经验。编制完成《曲阜市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培训教材》,促进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今后更好开展培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综合考虑培训工作需要的基础上,依托农机合作社进行科学设置、合理布局,在小雪街道建立了丰农、润强2个农机化教育培训基地,在王庄镇建立了国立丰、金丰达2个农机化教育培训基地,在书院街道建立了东方红农机化教育培训基地。通过外出参观、现场培训、以会代训、送教下乡等不同形式,累计培训农机经营管理人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农机人员3060人次,提高了农机人员的整体素质。

  九、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落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党日活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建设过硬党支部为目标,积极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圆满完成总支委员会、机关支部委员会和老干部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机中心机关支部获得“曲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学习强国”与“灯塔—党建在线”平台的学习使用,通过主要领导带头学、党员同志主动学、干部职工积极学、支部组织集中学、定期通报监督学等方式,使得学习平台注册全覆盖,活跃度全覆盖,农机中心机关支部被评为曲阜市“学习强国”推广使用活动“先进学习组织”。

  2019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受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市农机化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还不平衡,平原镇街发展较快,山区镇街发展较慢;花生、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以及畜牧业、优质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等农业机械化发展仍需提高;农机和农艺融合不够,品种选育、栽培制度、种养方式、产后加工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有待加强;农机化基础条件有待改善,还存在农机“下田难”“作业难”和“存放难”问题;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监管体系较薄弱,推广、管理与服务能力不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

  2020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做好2020年的农机化工作,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市农机化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020年,曲阜市农机事业发展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推动《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落实落地为主线,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聚焦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质量和效益,着力打造曲阜农业机械化升级版,为全市“三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全面落实农机惠农政策。争取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0万元,突出绿色导向和需求导向,对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应补尽补,对畜禽粪污处理、丘陵山区及特色产业急需的农机新产品予以重点支持。继续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计划补助深松整地作业10万亩。有序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实施工作,加快淘汰老旧小(型)低(端)和高耗能、高污染机具。

  (二)实施农机服务主体培育工程。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装备能力,规范运作管理,做大做强,提高全程机械化能力。完善提升14处植保中心、6处粮食烘干中心服务功能。加大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的指导支持力度,加快推动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为周边农户提供全程机械作业、农资统购、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粮食仓储与烘干、加工与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综合服务。年内新增济宁市级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家1家。

  (三)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装备。示范推广精准智能机械设备和标准化作业技术,推广应用大型智能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联合收获机械、微喷灌机械,重点加强粮食烘干、高效植保、秸秆处理和花生、马铃薯联合收获、大蒜机播机收等机械化薄弱环节建设,着力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努力实现主要农作物各生产环节机械化协调发展。推进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推动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和互联互通,改善农机作业的基础条件,提升机械化水平。年内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项、新增高性能机械500台(套)。

  (四)完善农机信息指挥中心建设。积极有序开展作业检测、远程监控、导航定位等智能管理终端与智慧农机平台对接,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农机作业和管理服务上的应用。开展精准农业应用示范,探索建设大田作物精准耕作示范基地,推动自动驾驶、远程监测运维功能前装应用。

  (五)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活动。围绕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强化农机作业组织管理、生产调度和信息引导,促进农机服务供需对接。密切关注自然灾害、病虫害情况,及时发布信息、科学组织农机抗灾救灾。加强农机化生产技术服务,指导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保养、检修工作,确保春耕备耕、夏收夏种、秋收冬种等重要农时机械化作业有序开展。

  (六)大力培植农机品牌。支持智物缘植保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圣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圣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天一世达重工有限公司、汇富机械有限公司、鑫联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等农机生产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能力,强化市场营销,争取3个农机产品进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七)实施农机人才培育工程。创新农机教育培训模式,依托农机培训基地,大力推行现场会、演示会、田间日等模式,将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作业演示、试验示范、技术讲解、操作体验以及咨询服务搬到田间地头,切实提高农民的操作技能水平,培育一支爱农机、善操作、懂维修的农机工匠。采取送教下乡、技术咨询、参观学习、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做好农机手实用技术培训、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训、驾驶员复训、三夏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培训等工作。开展农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增强对农机化法律法规、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等知识的了解,切实提高广大农机管理人员技能素质,为全市农机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人才保障。年内培训农机化管理、技术人员3000人次。

  (八)切实抓好自身建设。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机关作风建设,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弘扬专业精神,提升专业素养,培养专业能力,倡树细心用心、专业专注的工作作风,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曲阜市农机事业发展中心


分享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