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881004339773H/2019-09954 组配分类: 年度重点工作执行
发布机构: 曲阜市农业农村局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2019-11-29 废止日期: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曲阜市农业农村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打算

来源:曲阜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 发布日期:2019-11-29 08:56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为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培植高端林果、有机蔬菜、现代生态养殖、苗木花卉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草莓、大樱桃、大蒜、葡萄四大主导产品,扎实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农业品牌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等重点工作,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2019年,我市被列为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市、全省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市、全省耕地质量类别划分试点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市,精神扶贫工作纳入全国扶贫经典案例,息陬镇北元疃村党支部书记张佃壮获评“全国十佳农民”资助项目人选,20个村被命名为省、济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镇5个村纳入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吴村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粮食这个基础点,全面保障粮食安全

一是抓实打牢粮食生产基础工作。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19年实施水肥一体化建设1600亩,完成全市小麦“一喷三防”飞防作业7万亩、玉米“一防双减”飞防作业17万亩;顺利实施完成2018粮食高质高效创建项目,项目资金500万元,覆盖小雪、息陬、时庄、姚村4个镇街、66个村庄,围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减耗”,集成推广粮食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提升单产能力,2019年11月12日顺利通过济宁市级验收,2019年11月14日通过省级项目验收。强化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印发了《2019年全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2019年全市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2019年全市甘薯绿色生产技术意见》《2019年夏季抗旱保苗抢种技术意见》等粮食种植技术指导意见,举办了全市春季麦田管理培训班、夏玉米种植技术培训班、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班等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管理田间生产。2019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49.51万亩,平均单产为470公斤,总产2.33亿公斤;玉米种植面积50.3万亩,其中籽粒玉米面积48.3万亩,平均单产569.6公斤,总产2.75亿公斤。全年粮食产量继续保持产粮大县十亿斤以上产能。

二是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强化监督管理,圆满完成2019年全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完成2019年度小麦、日光温室、大拱棚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获批2019年全省大灾保险试点市、济宁市巨灾保险试点市。曲阜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工作全面完成,划定全市小麦生产功能区面积440532亩、玉米功能区400047亩、复种区面积400047亩,签订划定管护责任书5976份,设立标识牌13块,在2019年8月济宁市第三方验收中,获得优秀等次,列济宁市第三名。鲁担惠农贷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全市建档立卡户达580户,已发放贷款92笔、4462万元。

(二)突出品牌农业这个导向点,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实施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工程。2019年,济宁市政府列支7000万元,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一县一业”发展,我市百誉农业被列为济宁市重点扶持企业,争取首年扶持资金300万元。山东良友工贸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投资2.6亿元新建年产24万吨的玉米胚芽生产加工项目,目前,项目建设已完工,将于年底投产。进一步增强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百誉农业2019年新扩建项目到位资金2000万元,引进示范新品种20余个,推广新技术5项,建设植保机防队、无花果生产加工产业区、恒温冷藏库1万平方米;与山东农科院泰山学者李国卫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与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合作,成立高品质蔬菜联盟,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抱团发展,不断提高曲阜高端蔬菜的影响力。尼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着力加强院地产学研合作,园区科技水平明显提升,2019年7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科技成果示范基地落地曲阜尼山红四季葡萄休闲示范园。

二是推进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认真实施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联合林业、农机、供销等部门对曲阜市圣方园大蒜专业合作社、金满囤果蔬专业合作社等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丰氏家庭农场、勤丰家庭农场等8家农场进行了项目审核,补助项目资金67万元扶持示范社、示范场健康发展。2019年11月,全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与会领导对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三是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2019年新申报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4个。吴村镇(葡萄)成功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与新农创集团合作成功打造“儒家味道”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11月,在北京成功举办曲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统一了品牌形象,提升了我市农产品品牌价值。积极组织农业企业积极参加济宁礼飨优质农产品产销会、2019中国大蒜产业博览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交会等各类节会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我市优质、特色农产品,提升企业产品知名度。

(三)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扎实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活动和农药管理“百日攻坚”行动,深入农资生产企业、农资批发商开展农资打假及规范化生产销售专项检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广大经营者的守法、守规意识。检查果蔬生产基地52家(次),农资生产经营主体122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6份。联合市市场监督局、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开展宣传培训活动14次,联合执法检查行动5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81家,发现各类违法违规行为32起,查扣过期食品、三无食品、侵权山寨食品等假冒伪劣食品行为8起。

二是积极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格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目前已在生猪养殖环节排查养猪场560个、生猪11.8万余头,在生猪运输屠宰环节查证验物2445车次,生猪159637头次,确保了我市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开展动物卫生执法检查,立案查处动物卫生违法案件95件,罚款30余万元。建立完善动物检疫监管平台,对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等实施网络实时监控,上半年共检疫活畜禽1483.67万头(只),全面推行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电子出证。督促我市两家大型生猪屠宰企业购置非洲猪瘟PCR检测设备,改造检查实验室,按要求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工作。屠宰检疫生猪10余万头、检疫猪肉1000余吨。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无害化处理中心与养殖场、屠宰场签订协议800余份,处理病死猪30000余头,其他病死畜禽23.1537吨,无害化处理率近100%。

三是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全市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拉网式清查,重点对生产环境、农药使用和生产记录等进行集中整治,累计检查农产品生产基地52家次,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无风险。配合省市两级开展了农产品(瓜菜)质量安全例行检测9次,粮食质量安全专项监测2次,累计抽检瓜菜样品860个,粮食样品20个,合格率100%。

四是深入开展农机安全和质量监管工作。围绕三夏、汛期、三秋等重点农时季节,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监督检查,从严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脱检脱审、安全设施不全等违法违章行为,整改各类农机安全隐患,解决农机安全监管的盲点、难点,共检查农机生产经营单位113家,检查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2653台,整改各类农机安全隐患51处,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围绕老百姓关心的农机质量等热点问题,加大对农机整机及配件质量监督检查和投诉查处工作,检查农机生产、销售经营单位23家,抽查农机整机及配件200余台(件),依法受理农机质量投诉12起,经调查,调解结案10起,移交其他部门2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10万余元。

(四)突出“新六产”这个增长点,提升一二三产融合度

一是以优势产业为基础,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按照“立足优势抓产业、围绕产业建园区”的工作思路,依托尼山、息陬高端设施蔬菜产业基础,编制曲阜(尼山)农文旅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成功申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九仙山、石门山优质的旅游文化基础,着力打造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争创济宁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县,推荐济宁天贶农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山东虹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曲阜市润强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济宁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创建工作。

二是以“互联网+农业”为抓手,培育农村电商新业态发展模式。积极引导支持曲阜润强电商服务中心充分利用自身点多、面广、腿长、耳灵的线上销售优势,不断加大与种植大户开展合作,发展订单农业,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我市已建成电商园区1处,孔府印阁、润强电商年销售收入均达1.5亿元以上。

(五)突出产权这个关键点,提升改革创新水平

全市466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成立了新的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中印制了《曲阜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证》,全部颁发到农户手中。全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制定出台了《2019年全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政策措施》,协助市委组织部多次召开推进会,对镇村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部销号,全市431个村集体(不含鲁城街道26个社区)中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的11个、50万元至100万元的24个、10万元至50万元的189个、3万元至10万元的207个。继续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单位出台《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理清查“回头看”活动的通知》《曲阜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管理办法》《曲阜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对450余名村集体会计进行了专题业务培训,成功引入财信众联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对村集体账务实行代理记账,目前全市12镇街均已签订委托代理合同。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运行,确保规定范围内的集体产权交易应进必进,市镇产权交易中心共开展各类农村综合产权交易82起,合同金额3100余万元,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

(六)突出招商引资这个牵引点,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水平

招商引资项目进展顺利。孔子创意示范园项目孔孟研学游基地园区现已完成1000个床位的住宿、体验教室、会议室、千人餐厅、2000人的户外广场建设。2019年2月,推动曲阜润强电商与临沂金丰公社服务有限公司、资产核心管理公司联合注册成立曲阜金丰公社服务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在石门山、小雪、防山、尼山建立农资仓库,采取团购直供模式,将化肥、农药等农资以出厂价供应给社员,签约农户耕地15000余亩,开展托管服务,以订单种植、科学种植、规模种植的农业新模式推进曲阜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招引四川客商注册成立“曲阜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在吴村镇投资建设年产100吨干银耳栽培农业产业项目。

(七)突出人居环境整治这个发展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

一是扎实做好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沿高速公路、国道、铁路布置的60个秸秆自动预警高清摄像头全面投入运行,实现了对露天焚烧行为的实时高效管控。落实济宁市通知要求,强化措施,督促各镇街各部门,加强宣传和督导,确保全市不发生一起秸秆焚烧现象。

二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制定了《2019年全市美丽乡村工作要点》《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方案》,积极开展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2019年,5个村庄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村被列为省、济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名单,书院街道书院村成功入选山东第二批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名单。

三是打造曲阜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体系。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成了《曲阜市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曲阜市农业“新六产”发展总体规划》《曲阜市儒乡慢境农文旅综合体试点示范区建设规划》和《曲阜尼山高效设施果蔬产业园建设规划》,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方向标”和“指南针”。争取财政资金1000万元,制定出台了《曲阜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9年全市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扶持工作的通知》,对全市新型经营主体、农业品牌、设施农业、精品园提升、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等项目进行扶持奖励。按照“一核引领、四带示范、多点开花”的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济宁市乡村振兴尼山圣水湖示范片区和姚村泗河绿色发展带乡村振兴滨河示范区建设,尼山镇、尼山镇圣源村、息陬镇北元疃村等1个镇5个村纳入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在上半年济宁市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中,我市获乡村振兴单项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条件仍然比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我市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姚村、吴村、石门山、防山、尼山等部分山区农田水利及农田配套设施虽然有,但水源严重不足,还基本上处在“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今年我市冬小麦生产遭遇干旱、倒春寒等自然灾害,导致小麦减产较重。

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基地建设不强。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不强,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规模、有规模无龙头的问题突出;区域经济规模小,特色鲜明的专业镇村比较少,主导产业不明显,农产品小而全的局面仍未完全打破。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繁重。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安全隐患影响将长期存在;农资经营单位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违法违规经营使用假劣农资现象时有发生。各镇街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缺乏,没有配备专业人才,常态化监测、监管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增多,有效控制难度加大。    

四是农业融资难度大。农业发展投资大,见效慢,前期需要大量资金,但农业由于缺少有效抵押物,贷款难度大。虽然我市2014年开展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但银行对贷款户信用条件要求高,满足不了一些大户的资金需求。

三、2020年工作打算

总体目标: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全国农业现代产业园,推进好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市、全省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市、全省耕地质量类别划分试点市建设,实施好5000万元尼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项目、4000万元高标准农田项目、500万元农业发展高效特色平台蔬菜项目、300万元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和3000万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一)以巩固全国粮食先进市成果为重点,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度。实施好水肥一体化、小麦统一供种等项目,集成推广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持续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大县10亿斤以上的产能。落实好国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省级农业大灾保险、济宁市特色种植业巨灾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切实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二)以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为重点,做好农业质量安全工作。开展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打假联合执法行动,开展畜牧兽医检验检疫执法活动,从源头上保障农牧产品质量安全。健全六大工作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扎实做好监督抽查和宣传培训,确保完成创建任务目标。

(三)以实施省级农业现代产业园为重点,加快产业化进程。加快新产业、新技术运用,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强产业带富致富能力,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打造成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以实施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市为重点,加快乡村振兴进程。以“党建+”为载体,创新构建党建+合作社、党建+和为贵调解室、党建+小微权力清单、党建+啦呱说事和说事必回、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建+社区再造“六位一体”乡村治理框架体系,在乡村治理工作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途径、新方式、新方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供体系和制度保障。实施好济宁市尼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小雪街道济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镇和21个省、济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改厕、污水处理等系列行动,优化人居环境和乡村面貌。

(五)以提质增效,培育品牌人才为重点,实施好六大行动:1、农业基础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实施好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标准规划启动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升耕地地力,建设高产生态农田;2、农业创新示范提升行动,按照曲阜市农业“新六产”发展规划,推进曲阜儒乡慢境农文旅综合体试点示范区建设;以联众供销电子商务公司为载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农资交易、农产品经营,拉长农业价值链;以曲阜金丰公社为依托,大力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3、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行动,设计打造“儒家味道”公用品牌,加快宣传推介和形象店建设;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引领提升行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对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监管、审核力度,年内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济宁市级龙头企业5家,新认证三品一标10个;5、农业项目能力提升行动,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围绕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线索,重点跟踪、推进,引进建设一批农业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孔子家园·儒源春秋耕读文化体验园、山东百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启动新建大棚的有机蔬菜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好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农业初加工,蔬菜高效创建,化肥农药减量,3000万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培植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6、三农队伍科技水平提升行动,实施好2020年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和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年内培训农民科技示范户350户、新型职业农民200人。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农技员”活动,配合开展好“1+6”乡村振兴服务队工作,将农业技术力量下沉到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系农民的“三农”科技队伍。


                                           曲阜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11月17日


分享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