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
------曲阜市吴村镇实施乡村振兴纪实
温暖的阳光在湖面上闪烁,九仙山最后一批红叶还傲然挺立在枝头,鲜红与鹅黄,这夺目的景色,组成了九仙山别具一格的冬景。
初冬时节,走进吴村镇,一个个巧嵌在九仙山下的村落,古朴而庄重,一栋栋满溢乡土风情的民居错落有致,茂密的树林,寂静的田野,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美丽乡村画卷。从曲阜市向北10公里处,一处巨大的广告牌赫然在目:国家级生态镇、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吴村镇。
在吴村镇人民政府,镇党委书记武凡明热情接待了笔者,他介绍了吴村镇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说,近年来,吴村镇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发挥吴村镇的生态资源优势,将自然优势与人文文化相结合,倾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板;推进美丽乡村向美丽村景转变,美丽产业向美丽经济转变,走出了一条“生态引领、文化推进、产业支撑、和谐共赢”的靓而特、优而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何为靓而特、优而美呢?笔者不禁好奇。武书记解释说,吴村镇地处山区,植被茂密,风景独特,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封山育林,大力发展美丽经济,确立了“项目立镇、旅游兴镇、水利活镇、林果强镇”发展战略和“南农北游中商贸”的产业布局,向生态经济化、经济产业化、产业旅游化发展。实施“党建引领工程”、环境保护“蓝天碧水”工程、高效农业建设工程、“人才返乡回流工程”和民生工程,推进基层治理和平安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文化惠民活动,使吴村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社会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经过几届党委政府持续打造,吴村镇相继获得“国家级生态镇”、“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镇”、“国家AAA级风景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好客山东最美村镇”、“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级首批宜居乡村”、“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众多荣誉,2015年,曲阜市被意大利慢城联盟确定为中国首个文化国际慢城,吴村镇纳入慢城建设重要区域,2018年,吴村镇再次获评“中国最佳乡村民俗风情体验目的地”。
武书记说:“近年来,吴村镇致力于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活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美丽经济”的实施计划,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推进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培育打造了一批集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旅结合的精品项目。”
武书记的精彩讲解使笔者对吴村镇产生了浓厚兴趣,下午,在镇政府两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驱车前往仰慕已久的九仙山风景区。
沿着吴村镇宽敞的观光景观道路一路前行,远处的九仙山连绵起伏,如一条巨龙静静俯卧在广袤的原野上,路两旁连片种植的葡萄映入眼帘。
“这是高楼村的骊珠葡萄观光园。”随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高楼村是曲阜市颇具盛名的“一村一品”葡萄种植专业村,该村注册的“高楼葡萄”是国家认证的地理标志,该村建有葡萄采摘园12个,高标准设施葡萄观光园1处,全村种植葡萄面积达2200亩,远销福建、广东、江西等省。目前,高楼村按照镇党委政府提出的“满眼皆绿、见缝插绿”的总体要求,实施大绿化和观光绿道建设工程,以“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绿化标准,沿旅游观光大道两侧栽植各类绿化树木5000余株,村内绿化3500余株,突出绿色乡村风情,彰显民俗文化古韵。
谈话间,前面又一处生态园映入眼帘,这是东岭村的丑果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丑果果庄园。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该果园以种植苹果、桃、梨、杏、桑葚等有机果品为主,公司创始人孔凡来是曲阜市科技拔尖人才。1995年,他主动放弃副镇长的领导职务回乡发展林果事业,以“回归绿色自然,感受人间大爱”为宗旨,以“创建一流绿色果品生产基地”为目标,投资160万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山泉入园,高标准建设了九仙山百果采摘园,打造了一个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名优果品展示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自2003年起,果园借助九仙山旅游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展果园自采观光旅游活动,已经开展了14年,年均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辐射带动周边500余户村民开展林果种植,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林果种植2000余亩。丑果果公司采用有机肥生产有机果品,不施任何化学肥料,公司还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开展果树生态循环生物防控技术体系研究,成为国家重点课题试验基地。
离开了丑果果庄园一路北上,一行三人来到了位于九仙山风景区的簸箕掌村。该村依山而建,溪水潺潺,道路宽敞整洁,山景廊道相得益彰,小桥婉约玲珑,村中老人悠闲自得,不见了城市的喧嚣,周围和谐静谧。因此处泉水清澈、山林茂密,空气清新,这里的村民历来长寿,目前超过100岁的老人有7名,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近年来,簸箕掌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实施了“街街绿、户户通、路路亮”建设工程,对村内所有街道进行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保洁化,村庄环境清新别致,近年来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大力开展文明进村庄活动,使“人人彬彬有礼,处处干干净净”成为自觉行动,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美丽乡村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让“美丽”成为一种产业。
与簸箕掌村毗邻的九仙山民俗风情园,亭台楼榭,曲径通幽。望月亭下有一泉名曰“慧灵泉”,泉水清澈甘甜。沿石阶而上,红墙碧瓦的民俗风景园里,画梁雕栋,民俗文化展馆、民事展馆、农耕文化展馆、欢乐谷游乐园错落有致,游客可以在这里观看历史故事微电影,感受地方民俗风情、参加游乐互动等。在这里,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与现代休闲交相呼应,形成独具特色的九仙山民俗文化,共同见证着吴村镇发展的悠悠古韵。在这个到处氤氲着“古色古韵”的风情地带,好像随处踩下的一块石头,就会触动一个时代的音符,眼前的一颗古树、一汪泉水、一座廊桥、一抹翠绿,都浸润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吴村镇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不断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沿九仙山40余公里观光绿道,重点打造了诗画风情带、产业风情带、运动休闲带、古风民俗带、生态养生带等重点区域,“外显生态风光、内含文化底蕴、兼具产业活力”的美丽乡村正逐步建成。
美丽生态、美丽业态和美好生活融为一体,在吴村镇落地生根。
九仙山下的葫芦套民俗村是曲阜市第一家民俗文化风情村。相传隋唐时期,“八仙”之首“铁拐李”神游蓬莱路过此地,俯望云下,见一巨龙盘踞处,一村落炊烟袅袅升起,村中男耕女织,草长莺飞,瓜果飘香,童叟相悦,一派吉祥繁胜之景。遂感言:此乃“福禄之地也!”。遂取宝葫芦中一籽抛下,曰:“葫芦”,乃“福禄”也,愿此籽植根于此,枝繁叶茂,葫芦盛旺,福禄兴旺也!”。由此,村中奉“葫芦”为福禄吉祥之意,村中遍植,百姓福音常在。该村因“葫芦”而驰名城郭,加之村庄倚偎“龙山”怀抱(此地势俗称“山套”),因此,“葫芦套村”之名应运而生并世代相延至今。该村民风民俗独特,是山东省首批传统村落,被山东省旅游局评为省内7个最适合养老村落之一,2016年,葫芦套民俗村被济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葫芦套村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
近山亲水、自然雅致、风情浓郁的山花烂漫小村焕发出迷人魅力,葫芦套村采用以儒家为魂的“文化国际慢城+美丽乡村”复合型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依托专业规划、设计、施工团队,按照“回归淳朴、内俗外雅”的建设理念,对村内院落进行集中打造,将民俗建筑植入“岁月记忆”符号,让民俗在保留乡情、乡韵的同时转型升级为专业系统的现代旅游产业模式,让游客在乡村生活体验中感受自然、享受线上线下的乡村旅游服务产品。
在这里,互联网电商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快递公司每天要从吴村镇取走近千件包裹,发往全国各地,不少农户走上了电商致富路。
通过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互联网电商等手段,全镇共发展农民合作社90家,农业龙头企业5家,精品采摘园60余家,农家乐65家,其中五星级农家乐9家,“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15个;同时,推进土地流转与培育家庭农场相结合,发展家庭农场30余家,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过上了一手拿租金,一手拿工资的幸福生活。
一年一度的国际马拉松赛、农历的三月三庙会、慢城风筝节、祈福登山节及五一小长假、国庆节重要时段的乡村游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互动体验、休闲娱乐。
美丽的自然风光,优越的生态资源优势、地理风貌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使得吴村镇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伫立在九仙山下,融入风采迷人的文化慢城,在青山绿水之间,举目远望,令人心旷神怡。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特殊年份,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吴村镇将承载着吴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厉兵秣马,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