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视春晚、秋晚在我市举办,大美曲阜惊艳世界
2018央视春晚在曲阜设立分会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昂扬向上、自信迸发的独特魅力完美绽放;2018央视秋晚在尼山圣境举行,尼山成为中华儿女“天涯共此时”的精神寄托。两大活动真正体现了中国形象、齐鲁风格、曲阜特色,增强了曲阜国际影响力,铸就了激励全市人民砥砺奋进的“尼山会战精神”。
2.2018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省“双创“理论研讨会等重大活动举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重大进展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提升为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名专家学者共话文化相融。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研讨会”在我市举办,省委书记刘家义发表重要讲话。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在实践中推动“两创”落实落地,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五周年之际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3.我市改革开放经验案例受到中央和省委高度关注
我市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百城百县百企’”40县,中国社会科学院来曲进行专题调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系列重大文化活动”成为改革开放40周年山东省最具影响力40事之一。40年来,曲阜冲破羁绊、久久为功,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释放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强劲动力。
4.我市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10月15日,曲阜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自2013年创建工程启动以来,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16%,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森林曲阜、绿韵圣城魅力凸显。
5.为民服务中心和新人民医院正式启用,“放管服”改革增强百姓获得感
市为民服务中心和新人民医院建成并正式启用。围绕打造“济宁率先、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为民服务品牌,全市912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驻,行政许可办理时限均比法定时限压缩75%以上,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荣获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评比“十佳项目”;同时,新人民医院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信息化程度更高,医疗卫生条件更加优越,综合诊疗、科学研究、疾病防控和社会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曲阜被评为省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市、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
6.尼山圣境实现开园、孔子博物馆实现开馆,我市文化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尼山圣境一期于9月28日试开园,假期期间游客实现“井喷”,其倡导的“明礼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项目深受外界好评;孔子博物馆于11月26日开馆试运行,首批2500件珍贵馆藏文物向社会首次展出。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市文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7.新旧动能转换蓄力突破,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端
以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培植壮大、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等六大工程为引领,大力培育经济新动能和新增长点。46个项目纳入济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库,6个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库,38家企业完成改制,新签约项目73个,全市新动能主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日益形成。
8.曲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列入全国、全省试点
2月8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到我市调研,强调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发扬传统美德,传承弘扬中华文化。4月份,我市作为中央、省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之一,启动实施以“新时代、新思想、新农民、新生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建成首批41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活动千余场次。11月6日至7日,我市作为全省试点建设典型迎接了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王晓晖调研。先后接待各地学习考察团1100余人。
9.我市新阶层“双向清单”制度在全省推广并得到中央统战部肯定
探索实施以市级层面搞服务、新阶联组织抓履职为主要内容的“双向清单”制度,将统战工作项目量化细化具体化,承诺践诺,双向落实,成为指导新阶联统战工作的有形载体和重要抓手。创新做法被省委统战部推广,被中央统战部《每日汇报》采用,并呈报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参阅。
10.“大交通”格局打通发展大动脉
儒源桥和蓼河第二座廊桥建成通车,春秋路东延工程竣工通车,孔子大道和东104国道绿化提升工程圆满完成,鲁南高铁曲临段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日兰高速曲阜东互通立交工程加快建设,圣源大道一期工程完工通车,河夹店—石门寺、曲尼路(鲁源村西至夫子洞段)入选济宁市“最美公路”。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