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政字〔2018〕14号曲阜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实施意见
曲阜市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实 施 意 见
曲政字〔2018〕14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农机发〔2015〕1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山东省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批复》(鲁政字〔2015〕249号)、《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实施意见》(济政字〔2017〕122号)精神,推进发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提高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现提出以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一、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推动下,我市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到2017年底,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0.9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保障全市粮食持续增产,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面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新要求,我市农业机械化仍然存在诸多“短板”亟待解决。在作物种类上,虽然小麦、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但花生、马铃薯、大蒜等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仍然偏低,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果蔬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滞后;在生产环节上,虽然耕整地环节机械化水平较高,但部分作物的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环节机械化水平仍然偏低;在区域发展上,平原地区农机作业水平较高,山区丘陵机械化发展相对落后。总体来说,我市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突出,不少环节低水平粗放式发展特征仍然明显。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以提高小麦、玉米、花生、马铃薯、大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主要目标,以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为重点环节,以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装备、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改善农机化基础设施为主要手段,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努力构建上下联动、区域协调、务实高效的农业机械化推进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力打造农业机械化发展升级版。
(二)基本原则。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状况、种植模式、经营规模、经济水平,确定适宜的技术路线和主推机型,坚持农机农艺融合,完善技术模式,推动技术集成和标准化,优化技术路线和装备配置,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2. 统筹规划,梯次推进。围绕突破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选择农产品主产区、高标准粮田规划区和农机化基础好的区域建设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点,努力提升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质量和水平,通过示范引导、以点带面、辐射联动,实现整村、整镇街推进。
3. 融合发展,协同实施。以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为载体,以绿色增产的农艺技术为内容,结合采用信息化技术和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等工程技术,加强农机、农艺等多部门的联合攻关、协同配合,推动农机农艺相融合、农业机械化与适度规模经营相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
4.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以政府扶持为引导,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规模经营者为主体,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作,汇聚多方力量,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形成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合力。
(三)发展目标。以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为目标,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技术,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全面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力争全市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9.8%,高效植保机械化水平达到60%、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达到40%、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到99%。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及技术推广。充分利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加快推进小麦联合收获机升级换代,主推高效低损收获、宽幅精量播种、机条播技术,加快发展高效植保、精准施肥、秸秆捡拾打捆和粮食烘干机械,进一步提高耕种收作业质量。玉米主推免耕精少量播种、摘穗收获技术,发展籽粒直收、烘干、青贮等技术。花生重点推广机械播种和高效分段收获、联合收获技术。大蒜主推精准种植和高效分段收获、联合收获技术,重点推广精准种植、轻简化收获、高效联合收获机械。马铃薯主推机械化播种、分段收获技术,重点推广先进适用的马铃薯播种机、收获机、高效精准施药等机械化技术。
(二)恢复提升耕地地力。以国家水土资源保护工程、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计划和山东省“双增产工程”等计划项目实施为契机,以实施机械化地力提升工程和农机深松作业补助等项目为抓手,加快推广应用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残膜回收等绿色增产机械化技术,培肥改善地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促进农业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
(三)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制定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农机作业标准及技术路线,总结推广秸秆机械化利用成熟经验和做法,把机械化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主渠道,重点推广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机械,扩大机械粉碎还田、深耕、深松、免耕播种面积,满足农艺要求,提升还田效果。积极拓展秸秆能源化、原料化、饲料化等多种利用方式,加快示范推广秸秆捡拾打捆、固化成型、编织加工、青贮等机械与技术,提高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
(四)提高粮食烘干能力。坚持收储烘干与产地烘干协调推进,重点推广节能、环保型低温循环式烘干机,推广先进适用烘干技术,科学布点区域性烘干中心,在产地合理规划配置烘干装备,加快建立机械化烘干示范基地。力争在全市建成8处粮食烘干中心,逐步提高我市粮食烘干处理机械化水平。
(五)增强高效植保机械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创建活动和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重点发展精准施肥、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加快推广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先进适用的植保机械,逐渐淘汰老旧、低效的喷雾机,不断提升施肥、植保的机械化和精准化作业水平。
四、推进措施
(一)积极创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街)。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活动,积极创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街。全市每年创建2个以上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街)、50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村(基地)。通过示范创建,探索总结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径、技术模式、配套机具、操作规程及服务方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加大示范推广力度,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二)培育壮大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充分发挥农机经营主体主力军作用,积极培育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深入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每年选拔培育一批依法运行、民主管理、设施配套、服务高效的农机合作社,通过合作经营、土地股份、统一服务等形式,推进订单式、托管式、联耕联种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会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机人才队伍。
(三)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加快建立新型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确保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有序开展。加大技术人员、农机手、种粮大户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技术开发、示范应用和农机管理能力。成立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技术专家组,邀请涉农领域相关专家,开展决策咨询、技术指导、培训交流、验收考核等工作。围绕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加强农机产学研合作,开展联合攻关,为突破农业机械化发展技术瓶颈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
(四)推进农机信息化建设。开展“互联网+农机化”推进行动,建设农机管理服务信息化指挥调度平台,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手段,加强农机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农民和农机手的互联互通,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和农业机械化的深度融合,提升农机管理服务科技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机械管理局,统一组织协调项目的落实。农业、农机、科技等部门负责整个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服务,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的及时拨付和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依据各自职能积极配合。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要充分发挥村级基层组织的主导作用,切实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区域化种植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二)强化政策扶持。市政府2018年设立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大型农机具、高效植保机械、粮食烘干机械的购置补贴,对新购高效植保机械、粮食烘干机械等高端农机装备的农机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在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同时,差额部分由市级财政从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项补助资金中按一定比例进行累加补贴;对规模大、服务能力强的区域性维修中心和维修网点给予适当扶持,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保障。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为规模化的农机作业服务创造条件。支持农机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兴建农机具库棚,加大农村机耕道路、桥涵建设力度,落实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粮食烘干用电享受农业用电政策。
(四)积极宣传引导。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体在农民。要大力宣传推广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大意义、重要作用,让农民群众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主动参与。通过组织召开现场演示会、举办培训班、开设网络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集中发布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成果、工作进展等,及时总结推进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加强学习交流和借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五)加强督查考核。市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督导检查,对于推进不力、严重影响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进程的镇(街),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开展得好、有特色亮点的镇(街)给予表彰奖励。市农业机械管理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示范建设项目的评估验收。各镇(街)要结合本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实际,制定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加强监测评价,及时掌握进度,主攻薄弱环节,确保按期实现发展目标。
曲阜市人民政府
2018年3月2日
(2018年3月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