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城曲阜通过央视春晚惊艳世界

编辑:王大鹏 来源:鲁城故事公众号 浏览: 日期:2018-02-16 16:30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当《论语》名句自孔庙万仞宫墙发出,透过央视春晚的舞台飘进四海五洲、千家万户,相信每位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处,都会被流淌在血液里的中华文化基因所温暖,故土乡音,潸然泪目。
    伴着璀璨的灯光,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先贤语录冲出万仞宫墙,历久弥新。深厚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青春的鼓点与天真的诵读中根植绽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春天里完美演绎。 
    2018年春晚在古意盎然的曲阜设立分会场。在这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无数中华儿女以传承弘扬为己任,以文化自信为使命,奋力谱写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观看央视春晚曲阜分会场视频请点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出处】《论语·学而》
    【原典】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义】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这句话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处】《周易》
    【释义】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出处】《孟子·尽心章句上》。 
    【原典】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释义】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出处】《荀子·天论》
    【原典】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释义】如果能够加强农业生产,厉行节约,那么就是上天也不能使人贫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处】《论语·述而》
    【原典】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释义】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出处】《礼记·中庸》
    【原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释义】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出处】《论语·述而》
    【原典】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释义】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达到仁,仁就到了。


春晚曲阜分会场之地点选择

    “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孔庙为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毁,正德皇帝下令建城卫庙,于是以孔庙、孔府为中心修筑了曲阜城墙,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竣工,并在与孔庙正南门相对处设立城正南门,因正南门为孔庙而设,所以应视正南门与孔庙为一体。门上城楼在1930年战争中被毁,1989年重建。
    那“仰圣门”又是怎样变为“万仞宫墙”的呢?其意出自《论语》子贡语,鲁大夫叔孙武叔曾经对大夫们说:“子贡的学问很深,比孔子还要强些。”子贡听说后就给叔孙武叔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足肩头高,别人很容易看到里面有多少东西,我老师这道墙有好几仞高(仞:丈量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别人是看不到里面的东西的,只有找到门,走进去,才能看到这墙内雄伟的建筑,可找到门的人太少了!”自此,“仰圣门”又名“数仞宫墙”。而后来,明代学者胡缵宗等认为“数仞宫墙”不足以表达对孔子的赞赏,于是将其改为“万仞宫墙”,胡缵宗亲书“万仞宫墙”石额镶于门上,“

分享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