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籍(前232—前202年),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西楚霸王”。《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榖城(古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据记载,项王战败自刎乌江,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刘邦,只有鲁县不降服,因为他们不相信项羽已死。汉王率领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鲁城,但兵临城下,“犹闻弦诵之声”。考虑到他们恪守礼义,为君主守节不惜一死。便取项王头颅给鲁人看,守城李将军自刎,鲁地父老投降。因为当初楚怀王封项羽为鲁公,他死后鲁国又最后投降,且谷(古)城一带又是项羽的根据地,所以,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王安葬在谷城附近,即现在位置,并建祠堂以祭祀。汉王亲自发丧,恸哭离去。
乾隆版《曲阜县志》记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冬,汉兵围籍(项羽)于垓下,籍自杀。楚地悉定,独鲁不下,王欲屠之,至城下,犹闻弘诵之声,谓其守义之国,为主死节,因持籍头示之,鲁乃降汉。以鲁公礼葬之于谷(古)城。”《阙里文献考》记载:“曲阜城东北有古冢,俗名霸王头,相传为项羽首处云。”而且文人墨客也有关于“霸王坟”的诗篇。如清代颜光猷《赞霸王坟》诗:
四面楚歌霸业移,乌江战败有谁知,
鲁人尚自终臣节,闭户弦诵拒汉师。
1995年,五泉庄汉墓被盗墓贼开一洞口,文物保护部门及时发现,并将盗墓者抓获归案。经文物保护人员初步勘查,盗墓者并未进入墓室。由于这一偶然事件的发生,也揭开了五泉庄汉墓的许多秘密:五泉庄汉墓双重墓室,由大砖砌成,带有回廊,属于以砖代木的“黄肠题凑”墓室结构,这种葬式在西汉以后极为少见,实属西汉早期高规格的墓葬形制。”“独鲁不下”、“为主死节”,我们不能不感动于鲁地人民面对“黑云压城”时的“威武不能屈”,不能不感动于鲁地人民坚贞的忠义,让开国皇帝刘邦为之发哀、泣之而去,虽然时代已经久远,那些恪守忠贞、孝悌的精神值得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