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881004340213M/2019-00083 组配分类: 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机构: 曲阜市尼山镇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2019-01-05 废止日期: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安排

来源:曲阜市尼山镇 浏览: 发布日期:2018-12-19 21:49

今年以来,尼山镇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全力攻坚、全面提升”的总基调,专业专心专注抓项目建设,抓经济发展,抓镇域提升,抓民生改善。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顺利实现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8年1-10月份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444万元,占全年任务93.60%(全年4748万元),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3144元(国税1830万元,地税1314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12.13%(全年任务2817万元)。非税收入130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66.87%。

文化旅游蓬勃发展。重点项目进展迅速。尼山圣境一期项目于九月份正式开园,截止到11月下旬,景区已接待游客21万人次,直接经济效益达1200余万元。二期鲁源小镇项目9月28日完成签约,项目规划设计已经启动,用地征迁进入尾声。全市首个乡镇商业综合体康龙·昌平小镇项目完成规划论证,目前正实施基槽施工。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依托美丽乡村片区建设,以圣源村为代表的特色旅游村、以七间民宿为代表的民宿产业快速发展,“圣地乡村游”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对外宣传力度持续加大。加大“节会营销”力度,今年年成功举办第二届圣地尼山过大年、第三届千人环孔子湖湿地公园徒步等活动;今年以来,相继迎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视察,中宣部宣教局、央视中秋晚会调研组、上合组织首届媒体峰会记者团等赴尼山调研考察。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和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尼山成功举办,集全镇之力相继做好重大活动的安保维稳、项目推进和防火禁烧工作,深刻诠释了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尼山会战”精神,被评为“三大活动先进集体”。

现代农业优化升级。借助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的机遇,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圆满完成投资1600万元、涉及9个村1.25万亩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投资510万元涉及14个村的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占地210亩的尼山红葡萄田园综合体和投资1000万的虹美小镇完成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和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今年成功创建省级“森林村居”1个、省级农机示范社1家、济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蔬菜示范基地1家,养殖专业示范社1家,改造生态美丽养殖场8家。

镇村面貌大幅提升。对上争取成效显著。尼山镇和圣源村双双获批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资格,济宁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已完成申报,等待评审。人居环境有效转变。2018年农村改厕工作任务全部完成,总投资2.8亿元的鲁源新村已启动建设,预计明年竣工。今年以来,拆除各类违建70多处,清理树木4万余棵,有力的保障项目用地需求,相继建成鲁源游客中心、圣源停车场和圣源花溪等配套设施。圣源大道、X079和泗水痒厂—甘辛庄等道路扩宽改造工程于8月底竣工通车。镇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再结硕果。投资200万元的宫家楼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和投资140万元的库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尼山圣境周边村庄提升工程已竣工,为打造济宁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省级特色小镇样板注入新动能。

基层治理科学有效。基层服务能力有效提高。全面启动 “小微权利(公共服务)”清单工作,41个村建成村级综合服务室,提升农村“两委”班子服务能力;在南辛南村和彭庄创新实施“说事必回”工作制度,打通干群沟通隔阂,为乡村善治提供全新模式。干部作风全面提升。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有效防控。开展廉政谈话18人次,诫勉谈话19人次。干部作风建设成果显著。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目前,全镇已有41个村完成清产核资,18个村完成股权设置。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积极开展“增绿”行动。完成孔子湖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后续建设;在尼山、昌平山、五蝶山、龙山等积极实施荒山绿化造林工程,新发展经济林500亩,生态防护林860亩。以美丽乡村建设和连片治理项目为主线,重点打造颜母庄、宫楼、长座等10个村,大力开展乡村绿化行动,创建省级森林村居1个。大力开展环保整治行动。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积极推进清河行动;全年不间断开展重点污染源督查、小散乱污企业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等专项行动,整改各类不达标企业 20家。严查各类违法开采、违法运输,做好森林防火、秸秆禁烧工作,完成清洁燃煤推广任务,全镇大气环境、路域环境明显改善,获评为省级绿色生态示范镇。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教育名镇成绩斐然。投资470万元的益海小学“儒士楼”竣工并投入使用,教育设施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攀升,中考成绩再创新高,2018年全镇中考500分以上突破40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5万份,累计建档率达到 97.1%;广泛开展“重点人群查体”、“两癌筛查”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新建彭庄卫生所,逐步完善基层医疗设施。社保体系不断完善。2019年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缴费突破4.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达20386人;完成贫困户的档案整理及信息上报工作,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宫家楼、颜母庄村级文明实践站已完成建设投入使用,东官、西官文明实践站正实施内部装饰,圣源—夫子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推进规划设计,今年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座、公益电影放映、惠民演出等活动30余次,相继迎接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宝莅等上级领导视察指导。平安尼山成效明显。覆盖全镇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展开,打击黑恶势力力度显著增强。目前,已完成42个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结合反腐败斗争,强化线索摸排,加大深挖力度,会同市扫黑办摸排黑恶霸痞线索1条。综治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雪亮工程”完成建设;扎实推进“素质固安”工程实施,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维护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

二、当前形势分析

(一)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重点项目尼山圣境一期项目开园运营,全镇经济发展迎来新动能。二是央视秋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重大活动相继在尼山举办,尼山对外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为未来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三是今年众多项目在尼山开工建设,产业配套得到完善,镇村面貌全面提升,特别是尼山镇和圣源村成功获批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创建资格,为推进尼山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四是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为加快尼山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当前不利形势和存在问题。一是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项目招引难度加大,“在谈项目多,落地项目少”的困境仍然存在。二是虽然镇村设施持续提升,但相比于先进镇街,整体差距依然较大。三是镇村干部作风虽有较大提升,但与尼山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还有差距。

三、2019年工作安排

一、全力以赴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新高地。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集全镇之力服务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项目,完成项目用地搬迁安置,按照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建设;建立项目工作专班,跟踪服务康龙·昌平小镇商业综合体一期项目建设,做好用地保障、手续办理和对接协调,确保2019年上半年完成项目主体施工。完善度假区相关配套。按照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加快度假区内污水处理、给排水、保健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度假区运行机制,尽快实现标准化运营,为创建国家级度假区打下坚实基础。加速延伸产业链条。以尼山圣境项目为牵引,围绕养生、教育、商业等产业领域,加快引进优质配套项目,及时梳理在谈项目,做好项目跟踪洽谈,推进项目落地建设。委托高水平运营商改扩建现有民宿,促进现有民宿向精品“美宿”转化。以农家乐、洋家乐、民宿为载体,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着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二、优化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新提升。整合项目资金,加快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抓好投资1700万元的2018—2019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和投资700万元高标准农田项目,完成涉及12个村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积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力争明年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5家以上,新培植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实施新型循环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农业深加工、中医中药、商贸物流产业精准导入,推进温氏(东余)生态养殖示范小区、天牧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实现西部由“现代农业示范区”向“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延伸发展。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坚持把品牌创建作为提升农业品质的重点,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力争创建省级林果示范基地1个,济宁市级龙头企业1家,积极开展省级农机安全示范镇、济宁市级森林乡镇创建工作。重点培育彭庄石榴、苏村香椿等村级特色农产品,加快形成规模种植;积极引进优秀大宗农产品销售电商,打通销售渠道,建成知名农产品品牌。

三、强基固本全力提升特色小镇新面貌

加快镇域基础设施建设。全速推进镇公共服务中心和仁和大街改造提升工程建设,不断优化镇驻地环境。积极对接市有关单位,争取启动曲尼路提升、环库路改造等道路工程,进一步完善镇域路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借助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和尼山文明论坛三年提升工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和有力政策,努力提升片区村容村貌,营造美丽乡村新亮点。加快特色镇、重点镇建设。做好圣地特色小镇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用好用活土地指标,采取PPP等多种方式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对接鲁源新村建设单位,及时解决建设难点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2019年上半年竣工验收,达到上房条件。

四、聚焦重点逐步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强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围绕“班子能力强、干部作风优”的目标,以班子建设为重点,狠抓农村干部管理,打造出一支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的干部队伍。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严格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党员比例,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将更多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的青年吸纳进党员队伍中。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结合镇村实际,做好西白、大烟、小湖、大湖等8个村组织场所的重建和修护,提升基层党建硬件设施,有效保障基层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抓好基层党建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深入融合。继续深化“一片三点”精品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干部廉政教育示范点建设,探索儒家“廉政”“民本”思想融入党员干部教育,为基层党建与优秀传统文化寻求有机结合。以尼山地委旧址为基础,打造尼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形成“基层党建+美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教育”的发展新格局。 

五、传承文化努力倡导儒乡圣地新风尚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力量加快圣源—夫子洞、东官庄、西官庄3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尼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健全镇村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以思想强农、成风化人为主旨,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助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广泛传播。实施文明尼山建设。大力推进乡村儒学工程,继续开展“百姓儒学节”、“善行义举四德榜”、“尼山好人”等活动;推进村村演、人人唱工程;加强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提升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促进乡风民风向上向善。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依托尼山圣境和圣地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契机,强化节会、活动宣传,加大在人民网、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促进传统文化走出去,提升尼山文化软实力。

六、民生优先奋力开创社会事业新局面

深化“教育名镇”建设。继续实施镇财政列支,发放 “励志奖学金”及“圣地名师”助教金,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实施“健康尼山”建设。加快尼山保健医院建设,完善圣地尼山医养设施,广泛开展“乡村义诊”、“送医入户”等医疗服务活动,持续深化“儒医先锋”品牌。深入推进平安尼山、和谐尼山建设。深入开展大快严活动,抓好镇域企业安全生产;严厉打击偷采砂石资源等违法行为,维护社会良好秩序。做好精准扶贫及低保工作。建立“立体”的精准扶贫体系,实现多方位帮扶。严格低保准入,在低保救助申报程序审查上进行改革试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为民服务窗口改革,坚持实施首问负责制和一次办结,简化办事流程,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彻底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

 

附:建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亮点、荣誉及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表

 

 

 

                                 尼山镇人民政府

                                 2018年11月28日

 

 

 

 

 

 

 

 

 

 

 

 

 

 

建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

工作亮点、荣誉及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表

 

单位(签字、盖章):

序  号

   

工作亮点、荣誉

   

1

   

重点项目进展迅速。尼山圣境一期项目九月份开园运营,截止到11月底,景区已接待游客21万人次,直接经济效益达1200余万元。二期鲁源小镇项目9月28日完成签约,项目用地征迁工作进入尾声。

   

2

   

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年迎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视察,中宣部宣教局、央视中秋晚会调研组、上合组织首届媒体峰会记者团等赴尼山调研考察。

   

3

   

重大活动相继举办。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和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尼山举办,集全镇之力相继做好重大活动的安保维稳、项目推进和防火禁烧工作,深刻诠释了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尼山会战”精神,被评为“三大活动先进集体”。

   

4

   

镇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相继建成鲁源游客中心、圣源停车场和圣源花溪等配套设施。圣源大道、X079和泗水痒厂—甘辛庄等道路改造工程于8月底竣工通车,鲁源新村启动建设,获评为省级绿色生态示范镇。

   

5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宫家楼、颜母庄村级文明实践站已完成建设投入使用,东官、西官文明实践站正实施内部装饰,圣源—夫子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推进规划设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0余次,相继迎接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宝莅等上级领导视察指导。

   

6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尼山镇和圣源村成功获批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镇村资格,济宁市乡村示范片区资格正在申报中。

   

7

   

对外宣传成效显著。10月份济宁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与中国日报共同组织的“改革开放40周年·海外媒体济宁行”活动;11月20日,迎接“弘扬传统文化,聚焦动能转换”济宁行媒体采风活动。

   

 

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

   

1

   

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集全镇之力服务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项目,完成项目用地搬迁安置,按照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建设;建立项目工作专班,跟踪服务康龙·昌平小镇商业综合体一期项目建设,做好用地保障、手续办理和对接协调,确保2019年上半年完成项目主体施工。

   

2

   

加快镇域基础设施建设。全速推进镇公共服务中心新建和仁和大街改造提升工程建设,不断优化镇驻地环境。积极对接市有关单位,争取启动曲尼路提升、环库路改造等道路工程,进一步完善镇域路网。

   

3

   

持续打造特色镇、重点镇。做好圣地特色小镇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用好用活土地指标,采取PPP等多种方式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对接鲁源新村建设单位,及时解决建设难点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2019年竣工验收。

   

4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力量加快圣源—夫子洞、东官庄、西官庄3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尼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健全镇村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以思想强农、成风化人为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助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广泛传播。

   

5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借助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和尼山文明论坛三年提升工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和有力政策,努力提升片区村容村貌,营造美丽乡村新亮点。

   

6

   

抓好基层党建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融合。深化“一片三点”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干部廉政教育示范点建设,探索儒家“廉政”“民本”思想融入党员干部教育。以尼山地委旧址为基础,打造尼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形成“基层党建+美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教育”的发展新格局。

   

 

分享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