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期
玉米褐斑病发生防治预报
玉米褐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褐或红褐色带状斑点,严重时病斑汇集在一起造成叶片干枯。近日我站在鲁城、书院、王庄、吴村、时庄等镇街夏玉米田普查,玉米褐斑病在部分早播夏玉米田开始发生,病田率为0.8%,病田平均病株率4.3%,病叶率1.2%。7月份气候条件对玉米褐斑病发生有利。预报今年我市玉米褐斑病偏轻发生,感病品种偏重发生。望各镇街农业服务站做好调查,及时指导农民群众开展防治。
防治指标:病叶率15%
防治方法:每亩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克,或43%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对水40~50公斤叶面喷雾。发生重的地块间隔7~10天,连续防治2~3次。
第十四期
三代棉铃虫发生预报
根据当前测报灯诱蛾量,结合田间调查情况、作物布局、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报三代棉铃虫为偏轻发生。
预报依据:二代棉铃虫成虫7月2日始见蛾,7月15日止一台虫情测报灯诱蛾量224头,其中雌蛾147头,占65.63%,诱蛾量比去年同期增加60.00%。系统调查,百株卵量6粒,卵株率6%,百株累计卵量38粒,百株瓢虫虫量12头。在鲁城、书院、王庄、吴村、时庄等镇街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作物田普查,棉田平均百株卵量4粒,卵株率4%,百株瓢虫虫量32头;花生田平均百墩卵量6粒,最高12粒,百株1~2龄幼虫0.8头,最高4头;玉米田平均百株卵量0.6粒,最高4粒;大豆田百株卵量1粒,百株1~2龄幼虫0.5头,最高2头。气象预报7月下旬气候条件利于三代棉铃虫的发生为害。
防治适期:7月20~22日
防治指标:棉田百株累计卵40粒,花生田百墩有虫40头。
防治方法: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或1%甲维盐乳油30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防治,两种农药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第十五期
二代玉米螟发生预报
根据当前测报灯诱蛾量,结合田间调查情况、作物布局、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报二代玉米螟小发生。
预报依据:一代玉米螟成虫7月3日始见,7月15日止一台测报灯共诱成虫221头,其中雌蛾88头,占39.82%,诱蛾量比去年同期增加84.17%。系统调查未查到卵、虫。在鲁城、书院、王庄、吴村、时庄等镇街夏玉米田普查,平均百株卵量0.07块,最高2块,平均被害株率0.9%,最高12%。气象预报7月下旬气候条件利于二代玉米螟的发生为害。
防治适期:7月22~24日。
防治指标:被害株率10%。
防治方法:1、亩用1.5%辛硫磷颗粒剂1千克兑细砂5 千克施于心叶内;2、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或1%甲维盐乳油30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
第十六期
花生叶斑病发生预报
根据田间调查情况,结合气象预报、历年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报今年我市花生叶斑病偏重发生。望各镇街农业服务站做好田间调查,及时指导农民群众开展防治。
预报依据:在鲁城、书院、王庄、吴村、时庄等镇街花生田普查,花生叶斑病平均病墩率4.3%,平均病叶率1.2%,最高15%。随着降雨增多,田间湿度较大的气候条件利于叶斑病的发生。
防治指标:病叶率10%
防治方法: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2500倍,间隔7~10天, 连续防治2~3次。
第十七期
花生蛴螬发生防治预报
根据测报灯诱测情况,结合历年资料、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报今年我市花生田蛴螬中发生,个别地块偏重发生。
预报依据:我市蛴螬发生种类以铜绿金龟甲、暗黑金龟甲为主,截止7月15日,一台测报灯共诱各种金龟甲成虫4001头,其中铜绿金龟甲3498头、暗黑金龟甲346头、小黄金龟甲157头。
防治适期:7月21日~23日
防治指标:2头/平方米
防治方法: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向根部浇灌施药,每墩灌药液量不少于50毫升。重发地块隔7~10天再防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