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881004316483C/2018-02871 组配分类: 名录信息
发布机构: 曲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2018-11-20 废止日期: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来源:曲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浏览: 发布日期:2018-11-20 15:38

2017年以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协办了各类非遗活动,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圆满完成了2017年的工作任务。现将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工作思路

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保护原则。

二、工作总结

    1、做好普查调研和田野考察工作

    2017年上半年,对全市各镇街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情况进行了一次集中摸查统计工作。通过调查研究,新发现的非遗项目共有10个,新增县级传承人37人。

2、做好免费开放和组织各类宣传活动

    积极开展市历史文化展馆的免费开放工作。2017年3月,举办了“山东省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座谈会”,邀请了河南籍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专家参加了此次座谈会。2017年4月至6月,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普查和申报工作,并在6月6日全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举办了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的相关活动。2017年7月11日,配合曲阜青年华侨大会,开展系列非遗展示展演活动。2017年8月4日,联合当地金福娃幼儿园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带去了非遗知识和非遗体验活动。2017年8月7日,配合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为世界各地的摄影家们展示了曲阜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11月21日,在我市第四届“百姓儒学节”期间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圣城非遗展”暨非遗传承人保护经费发放仪式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又召开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着力打造我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历史文化展馆。12月7日圆满完成了接受济宁市政协的视察非遗工作。年内,配合中央电视台、光明网、齐鲁晚报等各大新闻媒体报道、拍摄关于曲阜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通过开放的交流,达到全社会共同保护的目的。

3、做好各级各类申报和传承人培训工作

2017年初,开始了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济宁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4月10日,在公布的第五批市级非遗传承人名单上,我市共有3名传承人成功入选。积极做好山东省和济宁市2016年度十大亮点工作和十大模范传承人的申报工作,6月5日济宁市公布的入选名单中,传承人郑友明入选济宁市十大模范传承人;“孔府菜烹饪技艺”传承人技艺比赛入选济宁市十大亮点工作。积极做好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做好了关于2017年度国家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和关于2018年非遗保护中央转移支付地方专项资金申报的工作。积极做好各类各级传承人培训工作,全年共有6个传承人培训班开班。

目前,全市共有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6个省级非遗项目、33个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5人,济宁市级传承人16人。

    三、工作计划    

    2018年做好重大节庆日专题活动:年初,做好元旦、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非遗活动;6月,做好“第二届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的宣传工作,并积极组织相关的学术交流;八月底至九月底,配合好“国际孔子文化节”、第五届“百姓儒学节”期间的文化活动,进行有效的非遗宣传,组织开展相关的活动。

    2018年将继续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申报工作,做好优秀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做好田野调查工作。搞好非物质文化宣传工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企业、社区、校园、乡镇、等活动,开展展示宣传活动2次以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年内将召开3次以上的代表性传承人现场会,促进交流。年内在城区进一步打造特色非遗景观带,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活化利用,推进《祭孔大典》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和《拓片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享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