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规自远 翰逸神飞丨韩益先生微楷作品欣赏

日期:2018-11-02 13:58 浏览: 来源:曲阜市文联

取法乎上,风规自远。翰墨萦胸,德艺双馨。韩益先生乃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孔子书画研究院院长,曲阜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曲阜政协联谊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曲阜师范大学、齐鲁理工学院特聘教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四、五届理事。先生书法崇尚汉隶、古篆,楷法魏唐,行追晋宋元明,上窥二王之妙。其书传统功力深厚,崇古而不泥古,参入自身半生体悟,业已自成机杼,独具气象。读来涤荡心胸,叹为观止。其书技法娴熟精炼,开合有度。风格高古厚重,秀逸典雅。气韵飞动流华,舒卷自如。感觉心手双畅,翰逸神飞。先生儒雅渊博,虚怀若谷,谦谦君子之形,蔼然长者之象。诚融古汇今,风格独具之书法家也。众所周知,小楷最显书家功力,蝇楷尤见其难。此次以蝇楷书拙作步老杜韵《秋兴八首》,先生运斤于方寸之间,游刃有余,气静神闲。通篇风格协调,一气呵成。兼欧柳之风,具文祝之姿。上追晋汉之源,足见二王之妙。而韩师篆隶楷行草诸体皆能,古朴遒劲清诸风俱得。先生浸淫翰墨几六十载,以花甲之年书此微楷,真足令人钦慕哉!拙诗无足道,凭韩师巨笔一书,顿现风采,点石之功,难以言表。先生为书崇尚经典,功力深厚,自传统中出,又自具创新精神。已自成风格,初显大家风范。吾辈当积极宣传,大力推介。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抵制故弄玄虚、以丑为美之所谓丑书,着力推行崇尚古典、学习传统、追求清正雅俊之书风,乃吾辈应担之责任,亦吾辈必然之选择。

步老杜韵《秋兴八首》/其一

一夜凉风起邓林,寒蝉唱远漫萧森。

浔河西望流天际,泰岱东瞻会太阴。

万丈难消称壮志,千秋不老是初心。

少陵诗骨今安在?但藉雄思忆杵砧。

注:故乡浔河水西向流。

步老杜韵《秋兴八首》/其二

白朵山幽草迳斜,清泉凝翠气流华。

欲迎岁杪知天命,曾梦日边乘木槎。

浊泪三千吟老杜,悲章十八唱胡笳。

登高望尽天涯路,愿逐陶翁就菊花。

步老杜韵《秋兴八首》/其三

嫦娥万里弄清晖,一带香河绕翠微。

岸畔芙蓉和柳舞,空中玉露泛风飞。

知交零落偏分散,故友相怜合共违。

世事从来多浩叹,千年苦韵任衣肥。

步老杜韵《秋兴八首》/其四

休将翰墨付琴棋,忍把余生演怆悲。

寸管聊书天下事,丝弦欲诉古今时。

垂髫幻梦如飞度,白发韶华似电驰。

岭上青松霜愈劲,长风万里倩秋思。

步老杜韵《秋兴八首》其五

秋风秋雨满秋山,稻浪飘香一望间。

涛雒堪称贤圣地,西湖自有九龙关。

奎峰染醉开新面,甲子冲云展峭颜。

古韵龙山惊代远,两城遗址动三班。

注:1.涛雒、西湖、两城皆为故乡地名,而两城有五千年龙山文化遗址。

2.奎峰、甲子指故乡奎山、甲子山。

3.三班指东汉史学家班彪、班固、班昭。

步老杜韵《秋兴八首》/其六

新港岚山古码头,星河影动迓金秋。

明珠万斛难为水,阿掖千寻独坐愁。

撼雪喷云惊海燕,狂澜砥柱起沙鸥。

遥思古国风长在,名卫曾经傲九州。

注:1.阿掖指阿掖山,撼雪喷云砥柱狂澜为岚山景观名。

2.岚山夏为九夷,商称人方,西周为纪鄣古国。

3.岚山政府驻地安东卫设立于明洪武17年(公元1384年),时与天津卫、威海卫、灵山卫齐名,是当时全国四大名卫之一。

步老杜韵《秋兴八首》/其七

探海神龟造化功,清秋雨洗岫林中。

文心尚记雕龙事,莒地犹存故国风。

古刹晨钟岚气紫,浮来夕照彩霞红。

无言最是悲辛处,把酒当歌一醉翁。

注: 1.莒县浮来山天然寿龟4亿年前喀斯特地貌岩石,是经海水冲刷天然形成,现伏于浮来八景之一的清泉峡内,面向东方,有神龟探海之势,形态极其逼真。

2.浮来山有文心亭,据说刘勰在浮来山定林寺撰写《文心雕龙》并且在校经楼圆寂。

3.浮来夕照为莒州八景之一。

步老杜韵《秋兴八首》/其八

五莲龙脉势逶迤,南望悠悠白鹭陂。

板栗香氤飘玉岫,杜鹃红艳压繁枝。

东坡吐韵风雷动,孙膑演兵刀剑移。

为有青春多壮志,莫将头白泪空垂。

注: 1.白鹭陂指五莲白鹭湾。

2.苏东坡曾有咏五莲山、九仙山奇秀不减雁荡”“九仙今已压京东之诗句。

3.九仙山有孙膑书院传为孙膑演兵著书之处。

韩益先生书法欣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