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牢牢把握“率先领先、走在前列”的总基调,坚持“实干兴市”总要求。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和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狠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打假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6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作风建设,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制定单位作风建设促进月活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认真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并修订完善了单位内部考勤管理办法和信息宣传办法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按照《关于在全市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研究制定了本单位实施方案,完善建立本单位学习配档表,扎实开展好本单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单位作风建设持续改进提高,
(二)、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打造“廉洁质监”,全力推进“廉洁曲阜”建设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研究制定本局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清单,局党组与各科室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了《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选人用人机制,2016年顺利开展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事业单位中级技术人员的竞聘工作。
按照市委关于“廉洁曲阜”建设动员大会的安排部署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认真部署安排本单位廉洁机关创建活动,制定了“廉洁质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标准、十项工作任务、十项主要活动等,按日期列出单位活动清单,认真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并做好活动总结和资料存档工作。
(三)、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认真落实第一局长招商制度。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招商第一局长、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招商和驻点招商工作。对招商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亲力亲为、带头招商,制定了招商目标和计划,每月外出招商3天以上。年初,委派1名领导班子成员和2名业务骨干组成驻点招商局,到潍坊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大家共同不懈努力,成功引进一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落户小雪街道,圆满完成年度招商引资工作任务。
(四)、全面抓好质量工作
1、扎实做好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相关工作
完成了“全国儒家文化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验收申请材料收集、编写工作,并通过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上报至国家质检总局,同时完成对该示范区验收本底材料的归档和整理。
组织人员对质量强市验收工作进行全面准备,认真研究学习《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验收细则》,根据要求,对验收材料进行多次全面梳理,并先后到市纪委、市督考办、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等有关部门收集验收证据材料,并进行归档整理,差缺补漏,编制验收本底材料。
2、加强品牌建设工作
名牌创建成绩显著。2016年组织全市企业开展山东名牌和济宁市市长质量奖申报工作。东宏管业2个产品获得山东名牌产品,天博汽配获得第五届济宁市市长质量奖提名奖。
(五)、标准化工作有新突破
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引导企业开展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公开声明。组织全市近20家企业参加山东省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培训班。截至2016年,累计完成了48家企业、涵盖338种产品157项目标准的自我公开声明。
积极开展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工作,先后邀请济宁市质监局领导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指导,结合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较好的特点,按照国标委《关于开展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曲阜市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完成《曲阜市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书》,并向山东省质监局上报了该试点项目,2016年11月8日,国标委下达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正式批准我市为“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
(六)、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确保全市特种设备安全
安全生产责任大于天,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调整充实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体系。落实领导干部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实行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登记、督办、销号制度和“黑名单”制度。重新修订了《曲阜市特种设备安全一般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预案操作手册》。在国辉游乐场所举办摩天轮断电困人应急救援演练以及在仁和小区组织进行了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演练。
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电梯安全大会战”、“锅炉节能大会战”两大战役,还开展了“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等多项执法检查活动,本年度检查单位144家次,发现安全隐患180余项,及时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已全部整改,对5家使用单位进行了处罚。全年注册
登记容器68台,锅炉31台。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班7次,培训人员400余人。对23项特种设备方面的投诉举报进行调查处理,18项咨询进行回复,全市11家气瓶充装单位进行年度检查。
(七)、切实抓好行政执法工作
以国家质检总局“双打”行动为引领,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的,以群众关心的农资、建材、机械、电线电缆为重点,结合我市“质量强市”发展目标,积极组织开展质量执法行动,全年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5起,联合交通等部门开展了出租车计价器专项行动6次,查处出租车计价器安装作弊装置6起。
积极做好“12365质监热线”“马上就办热线”的接听工作,及时处理群众的举报和投诉。一年来受理群众咨询300余人次,受理群众投诉举报46起,立案查处3起,协调各类产品质量纠纷29起,树立了质监形象,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八)、强化计量服务、加大质监工作宣传力度
积极开展检定工作,制订了年度强检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积极开展检定工作,对全市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进行了强制性周期检定,全年共检定计量器具15700余台件,定量包装50个批次。确保全市量值传递准确可靠,为公平交易保驾护航。
强化质监法律法规宣传。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20计量日、科技周、安全生产活动月为契机,积极开展宣传活动,突出宣传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工作成效,为打假治劣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舆论环境。
(九)、扎实做好党员干部联户和精准扶贫工作
按照市下派办和扶贫办工作部署,扎实做好党员干部联户和精准扶贫工作,建立完善本单位精准扶贫台账,认真入户走访,切实掌握了解贫困户需求,积极帮扶贫困户脱贫。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2014年初,质监体制改革以后,我单位由原来的垂直管理回归地方,但到目前为止三定方案还没有出台,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还没有完全明确。特别是领导班子还没有理顺,不利于单位工作的开展。
2、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执法打假和质量抽查经费得不到保障,给我市质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制约。
三、2017年工作重点
(一)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强市创建工作。积极组织指导骨干企业争创省长、济宁市长质量奖、山东名牌产品和山东服务名牌。力争省长质量奖申报有突破,济宁市长质量奖、山东名牌产品和山东服务名牌各1个。完成全国质量强市审查验收。
(二)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
完成《孔府宴服务礼仪规范》等山东省地方标准的审查发布。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帮助企业做好企业标准的自我声明。
完成“全国儒家文化体验基地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验收。
开展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三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
(三)毫不松懈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重点时段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四)深化稽查执法打假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认真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质监执法行动,积极开展各类执法行动,突出农资、建材、食品相关产品、电商农机产品、3C认证产品等产品的执法检查力度,建立执法打假重点目录,推进源头执法打假工作和“质检利剑”行动,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利益。
(五)深化法制质监建设。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主动承接市质监局下放的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和程序,对审批事项按权限要求予以明确规范,核定受理办理范围、设定依据、收费标准、办事流程和审批时限。继续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强化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六)开展“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活动。打击民生计量欺诈行为。积极做好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等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