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商务局关于落实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的情况
前三季度,商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全力攻坚、全面提升”总基调,克服各种不利影响,盯紧靠上抓外资到位,扩能挖潜抓外贸提升,规范引导抓内贸升级,全市商务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的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前三季度工作情况
(一)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在国际经济增长放缓、利用外资难度增大的情况下,商务部门全力抓招商上项目、全力跟进大项目、全力优化投资环境,利用外资工作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全市新注册马头、金界2个外资企业。尼山小镇外资项目签约落地。“加拿大智能制造中国路演研讨商务对接会·曲阜站”活动、儒商大会东方圣城行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对外合作进一步深化。截至目前,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950万元,同比下降38.3%。
(二)对外贸易稳中有进。商务部门以实施外贸“5112工程”,落实“四个清单”,培养外贸新业态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企业分类管理、优化外贸企业发展环境、加快外贸新旧动能转换。前三季度,预计可完成进出口18.2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13.4亿元,同比增长1.4%,进口4.8亿元,同比增长1.7% 。全市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24家。
(三)外经合作有序开展。商务部门以省市《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为指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外经合作宣传力度,规范外派劳务市场,企业和劳务人员实现了稳妥安全“走出去”。前三季度,答复外派劳务咨询79人次,指导外派劳务工人6人填表报名,并推荐合适的项目。
(四)三争工作成效显著。商务部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不断创新申请方法措施,三争工作效果明显。前三季度,组织全市企业申报外经贸、商贸流通等扶持项目70余项,到位资金300余万元。
(五)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商务部门着力推进内贸流通领域供给侧改革,提高流通供给能力,推动消费全面升级。孔府家酒、孔府食品、鲁明桑皮纸、孔府酒坊4家企业入选济宁市首批老字号。前三季度,商务部门牵头公安、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500余人次,执法车辆900余辆次,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二手车3000余辆,清理没收二手车售卖广告牌1400余个,截至目前,城区内48家二手车商户违规门头广告全部拆除,城区二手车流通秩序进一步规范。大型商超、中型连锁酒店按照标准查缺补漏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双打、预付卡管理、保供、市场运行监测、诚信体系建设等工作扎实开展。
(六)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商务部门坚持把推动电商发展作为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重点工作来抓,从园区建设、示范创建、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培育电商品牌等方面着手,扎实推进电商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曲阜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华能电商园)内装外装工作。园区招商运营工作继续开展,已累计接待参观企业和政府部门30余家,登记入驻意向企业26家,其中大型物流企业3家,国内第三方电商平台2家,本地亿元农产品企业3家,跨境及国际贸易企业2家。林前社区成为济宁市首个“中国淘宝村”。天猫优品运营中心、菜鸟物流仓库改造升级完成,天猫优品村级服务站27处,菜鸟县仓日均中转货物600单以上。
二、存在问题
上半年商务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对外贸易: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市鑫宇家具、圣旺进出口等孤帆企业影响较大,拉低了出口总量;全市出口受甫林电子出口下滑影响下降,其他企业增幅不足以弥补其降幅;进出口总量增长过度依靠少数加工贸易型企业拉动,进出口存在增长点、支撑点不多的问题;全市新增出口实绩企业多,但出口规模普遍较小,发展后劲不足。
外资利用:受国内环保压力,人力、地价成本拉高与国外贸易战影响,国内外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部分外资企业开始转战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市场;外资项目储备不足,在谈项目转化落地率不高、新批项目量少规模小、存量项目外资到位率低,现有外资企业缺乏新业务支撑发展,增资扩股潜力较小;我市科教文卫、市政建设、商业休闲等配套设施有限,降低外商投资意愿。
外经合作:对外劳务输出可利用资源少,劳务市场秩序有待规范;部分企业对“走出去”还存在观望态度,对外投资缓慢增长;企业个头小,对外投资信心不足。
商贸流通:商贸流通行业集聚度较小、企业规模小,缺少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引领;全市商业、二手车、再生资源、农贸市场等缺少统一规划;商贸流通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商务执法、双打等工作推进力度还有待加强。
电子商务:未出台全市电商发展规划,电商发展目标、重点没有明确;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华能互联网产业园)项目财政资金目前没有完全到位,影响项目进度;我市现有电商扶持政策对电商企业的吸引力有限;龙头电商企业少,产业集聚程度不高。
三、下步工作
(一)外资工作
1.全力招商上项目。围绕“文化旅游、工业六大产业、城市建设、休闲农业”四大重点领域,继续在北京、上海、苏州等产业集聚程度高的地区开展敲名门招大商活动,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嘉斯特自动化技术、勇峰机械等项目对接。
2.全力跟进大项目。按照“在建项目抓外资到位、在批项目抓手续完善、在谈项目抓转化升级”的工作思路,继续推进香格里拉酒店西塔楼启动工作;协助金界公司办理外资开户事宜;加强与E店宝、华隆展览、GKD等欠账企业的沟通联系,督促剩余注册资本尽快到账。
3.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与上级部门对接好行政审批市县同权改革、商事登记改革、全市集中审批改革事项,确保按时完成商务领域“放管服”各项改革任务。二是贯彻落实好“服务大使”制度,跟踪解决问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继续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真正实现“零跑腿”。四是放宽银行、证券等外资股比限制,允许设立外国银行分行、外国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
(二)外贸工作
1.实施外贸“5112工程”,强化企业分类管理。一是对进出口骨干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确保稳定增长。二是对新成长型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努力扩大甜菊糖、化工、电器元件等出口,形成货物出口新增长点。三是抓外贸货物回流,扩大外贸存量。对外贸货源外流企业,以抓订单和优环境为突破口,逐步扩大货源回流,进一步扩大自营出口规模。四是对没有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综合利用专项资金扶持、组展参展、人才培训支撑、跨境电商、外综服企业赋能能综合措施,促进企业“无升有、小升规”,培育壮大曲阜外贸后备力量。
2.落实“四个清单”,优化外贸企业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全市外贸货源回流清单,以营商环境改善为抓手,狠抓出口货源回流。二是建立解决贸易便利化问题清单,继续联合相关部门就应对中美贸易摩擦,贸易便利化等专题开展调研活动,了解企业诉求,解决贸易便利化突出问题。三是建立外贸扶持政策落实清单,利用到企业调研、微信公众号和邮件等多种形式,及时传达解读各项扶持政策。四是建立“三外融合”促外贸稳定增长工作清单,以大商务为工作机制,通过外资企业和境外投资拉动货物出口,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
3.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通过政策引领、扶持激励、培训推动等措施,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一是鼓励条件成熟的外贸企业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服务平台、公共交易平台、公共展示平台等电子商务平台。二是暂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借助阿里国际站、敦煌网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国际业务。三是重点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促进其综合化、平台化、网络化运营,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国际贸易“一站式”服务和“自选菜单式”服务,带动中小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帮助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降低综合成本。
(三)外经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进村入户、节庆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劳务合作项目、外派劳务政策、预警信息,引导有序出国务工。
2.加大对接合作力度。根据新西兰高级技工项目、新加坡和日本项目要求,在已储备外派劳务人员中,选择合适人选,重点推荐。与曲师校、中医药学校沟通,探索开展高端劳务项目。
(四)商贸流通工作
1.规范二手车流通管理。一是继续开展二手车流通秩序专项整治,保持每天对东西104国道等重点路段开展常态化不定时巡查,坚决防止反弹。二是督促二手车市场继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落实入驻优惠政策,引导二手车商户进场经营。
2.继续做好创文工作。开展督导大型商超、连锁酒店开展创文工作,根据问题反馈督促落实整改,全力做好创文工作。
3.继续做好双打、预付卡管理、直销、应急保供、市场运行监测、诚信体系建设等行业管理工作。
(五)电子商务工作
1.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园区仓储物流、创客孵化、培训创业等功能,深化与园区运营服务方合作,为入驻企业提供定制化、专业化服务。二是以争创“省市级电商示范园”为目标,大力开展招商选商工作,吸引龙头电商企业、服务企业、应用企业入园集聚发展。
2.壮大电商运营主体。一是扶持壮大电商龙头企业,引导天成、润强利用自身运营服务优势,进一步整合供应链、销售链、物流链。二是扶持壮大农村电商主体。择优选择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利用新农村商网、京东、阿里等平台开展网络销售,以品牌化带动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打造曲阜区域、行业、企业品牌。三是支持本地传统商贸企业与知名电商企业合作,整合提升配送、门店等资源,转型智能化、数据化、品牌化经营,推进零售模式创新。四是引导掌上曲阜等具备条件的本地综合性、行业性信息服务平台向集信息服务、交易和支付一体化的电商平台转型、规范发展。五是加强与知名电商合作。加大与天猫优品、京东等项目合作力度,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降低居民生活成本,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3.抓好电商扶贫。一是注重培养提升,统筹利用各类资源,重点对“第一书记”、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等人员开展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培训;鼓励企业与院校合作,出师资开设电商课程,拿出部分岗位供学生实训,建立人才订单培养机制。二是突出农商互联。鼓励有实力的涉农主体,利用好电商节等节庆活动、阿里兴农扶贫、京东扶贫等针对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开展的各类电子商务促销活动,探索开展预售定制活动;推动本地电商企业和农产品供应方对接合作,探索开展小区配送、集团直采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