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息陬镇一张曲、二张曲村,一幅幅栩栩如生、充满历史感、独具息陬特色的画面逐步展现在眼前,陬人制陶、井田纳贡、夏侯清廉......随着画中元素的一一展开,人们品味着从春秋两汉到当代时期的息陬文化,感受着历史和现代的廉洁熏陶......
今年以来,息陬镇以“儒韵息陬·德风春秋”为主题,以“廉政教育+文化乡村”为模式,深入挖掘全镇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投资200余万元,在一张曲、二张曲村全力打造曲阜古鲁传统廉政文化体验街区。
缘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经典故事蕴含廉洁风范
一直以来,传统廉政文化教育在镇街层面都是一个短板,作为镇街如何履行“两个责任”破解这个难题,息陬镇主要负责同志在参加济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后,提出了让传统廉政文化进村居的设想。
息陬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该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春秋两汉文化在息陬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和遗存:孔子作《春秋》处、曲阜四大书院之一的春秋书院、与“大汶口文化”齐名的“西夏侯文化”、三国清廉魏将夏侯惇在夏侯村屯兵、忠义关公“红脸”传说等等......可谓历史文化踪迹在息陬随处可寻。另一方面,京沪高铁曲阜东站的建立,让息陬镇成为曲阜对外的窗口,积极对接站位曲阜高铁门户成为息陬开展工作必然要考虑的因素。
基于以上原因,息陬镇党委政府决定,深入挖掘息陬历史文化、乡土文化,建设具有地域特色、体现“儒韵息陬·德风春秋”品牌的曲阜古鲁传统廉政文化体验街,打造曲阜镇街传统廉政文化教育第一张名片。
共建:党员群众齐谋划 廉政教育借势开花
项目一经确定,就面向全镇党员群众征求意见建议,搜集息陬历史事件、家风家训、老物件、经典故事等。一张曲村挖掘出传统手工艺品布老虎的制作艺人,二张曲村整理了好家风家庭事迹,东陬村将村里遗留的纺车、织布机、花轿、煤油灯等老物件搜集在一起,杨辛庄、店子、北夏宋等村积极提供了老家谱、碑帖、家风家训等,东夏侯村农民艺术家刘长城讲解了尼山砚的制作工艺及他对尼山砚的独特见解。除了党员干部,群众也积极建言献策,一张曲村快板队在前期的基础上又编排了《廉政花开结硕果》,西夏宋村夕阳红老年乐队自编了《话廉洁》,北元疃村民编撰了小品《家风轶事》......一时间,全镇上下积极投入到廉政文化体验街区的建设中来,党员群众在挖掘、搜集廉洁元素的同时,自身首先进行了一次廉洁洗礼。
最终,选址确定在一张曲和二张曲村,主要打造“一线”“两广场”,其中“一线”即连接两村的主街道中心线,在两侧墙壁以绘画形式展示古鲁传统文化,具体分为陬人记忆、鲁地弦歌、金戈梦回、德风春秋四个主题板块,同时建设古鲁陬人文化体验馆。两个广场即:在一张曲村广场长廊展示息陬历史传说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工艺等传统文化,设立新“八德榜”宣传村庄涌现出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代表人物。在二张曲广场建设汉阙风格大舞台,采用汉隶书法呈现《息陬春秋赋》;设计鲁人家道长廊,展示息陬地名小考、家谱族谱、汉字的廉政文化等内容;广场西侧墙面以廉政诗词为主题,通过诗词人物绘画、曲阜名家书法等元素传承古代鲁人廉政思想。目前,项目规划设计和街区墙面粉刷工作已完成,陬人记忆板块绘画已基本完成,二张曲广场打造已经启动。
成效:廉政熏陶润物无声 潜移默化初见效果
截至目前,街区建设已进行了一个版块,效果初步显现。绚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妙趣的故事,让每一位路人都忍不住驻足欣赏。大街上,人们凑在一起谈论着图画中的人物和故事,微信中,街区的照片从这个群传到那个群。群众有时间了就去观看进度,给工作人员送水送伞,尤其热情;党员干部下班回家也要绕道去转一转,“和以前的廉政教育不同,这个更有意思,有趣,让我时不时的想去看。”一名机关干部感叹道;“我孙女幼儿园放了学也要去看呢,里面的图画有意思,小孩也喜欢看,看完回家还跟她爷爷喋喋不休的讲!”二张曲的一位大妈笑着说。
息陬镇“古鲁”传统廉政文化赋予该镇廉政建设新的生机活力与丰富内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人心,全镇党员群众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实地观赏学习,一些干部家属在参观之后,纷纷给自己的“另一半”讲起了廉洁文化,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得到改观。“我们这个街区的内容都是源自息陬本地的文化资源,干部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种认同感、归属感,人们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童年或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习惯、技艺、传统等,就更乐于、更善于接受这些廉洁文化的熏陶。”该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推进街区建设,增设廉政教育互动小品、廉政文化景观区等,充分发挥廉政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熏陶引导等功能,努力营造出积极向上、崇廉尚洁、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