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山镇人民政府
2017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暨造林绿化工作
实施方案
各村、各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创建国定森林城市工作,改善全镇生态和人居环境,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根据曲阜市委下达我镇2017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造林绿化任务,结合我镇实际,特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7年是曲阜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最后一年,要全面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各项指标,确保年内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以上;村庄绿化率集中居住型村庄达30%以上,分散居住型村庄达20%以上;水岸林木绿化率达95%以上;道路林木绿化率达90%以上;乡土树种使用率80%以上;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0%以上。利用春季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工作。2017年完成造林3600亩,其中荒山绿化1500亩(含退耕还林还果1000亩),用材林800亩,经济林700亩,水系绿化11公里400亩,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个,100亩以上;新建完善绿色通道建设4.75公里450亩。
二、工作重点
(一)镇村绿化工程。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的基本思路,多树种栽植、多模式配置、多层次搭配,乔、灌、花、草、果、藤相结合的原则,村庄绿化要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花则花,宜草则草,突出抓好围村林建设、村庄绿化、庭院绿化、村庄内隙地绿化、沟渠绿化。村庄内主干道植树不低于一路两行,背街小巷植树不低于一路一行。扎实做好村庄“四旁”植树,确保实现“村村绿”, 把村庄绿化办成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
(二)道路绿化工程。京台高速公路按照单侧宽度不低于30米的标准对断档进行完善补植,外侧统一开挖界沟,对高速公路绿色通道进行巩固提高;104国道两侧,要建设单侧宽度不低于30米的生态防护林;县乡公路两侧要按照单侧宽度不低于30米的标准进行完善补植;铁路两侧要按照单侧宽度不低于10米的标准进行绿化提升;村村通公路绿化,沿村村通公路两侧营造一路两壕四行式生态林带。山区路段和高低压线路下必须通过林权改革,土地流转等方式,集中连片发展苗木花卉和经济林基地,努力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长廊。
(三)水系绿化工程。重点在水系造林绿化、水系湿地保护与恢复、水系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水系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上搞突破。重点营造护岸林、护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干杂果生态经济林;沿河、水库周围及水源地重点搞好植树造林,建设绿色长廊,提升生态保护功能。险河堤外两侧营造不低于30米宽、其它普通河流和干渠两侧营造不低于10米宽的水系生态保护带。
(四)农田防护林工程。一是农田林网建设。按照“山、水、田、林、路、渠、堤”综合治理的原则,网格面积严格控制在300亩以内,连续断带长度不超过20米,一、二级路林网按照一路两壕四行树,宽度低于3米的生产路,一路一至两行树的标准建设,对所有农田林网进行补植。二是用材林基地建设。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集中在河滩等四荒地的治理上搞突破,发展用材林基地800亩。三是经济林基地建设。以平原村庄为重点,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700亩。
(五)荒山绿化工程。结合生态公益林建设、林果基地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继续推进荒山造林,打好远山瘦山山地造林的攻坚战。主要抓好牛山流域、九仙山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和地堰生态经济林。以退耕还林还果为重点,积极发展名、特、优、新干杂果基地。各村要全民动员,采取义务植树、出资造林、合作造林、承包造林等方式完成荒山绿化1500亩,其中退耕还林还果1000亩。
(六)苗木花卉产业工程。要以文化国际慢城四季花海项目设为依托,制定优惠措施,推动发展具有石门山特色的绿化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年内新发展高端苗木花卉基地600亩。
(七)林下经济工程。充分拓展林业发展空间,促进林地复合经营,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加快从事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全面发展林菌、林禽、林牧、林药、林油、林蝉、林菜等林下经济模式,推进有特色、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林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和现代林业示范区,新发展林下经济300亩。
(八)义务植树工程。组织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提高植树尽责率。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植树成活率。推进“曲阜有我一棵树”、“森林之城,你我共建”活动,开展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启动“绿色进机关”“绿色进校园”、“绿色进企业”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和师生绿化美化办公驻地和校园。借助多元化平台,完成义务植树10万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个,面积100亩。
(九)森林资源保护。北部有防火任务的村,切实增强防火责任感,严防死守,确保不出现森林火灾,否则,将按森林防火责任书要求,严肃问责。屈村、西焦、朱洼、黄沟及林场要切实做好境内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保护林木资源。
三、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曲阜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我镇实际,将任务分解到各村,各村要制订好规划建设方案,科学安排,稳步推进。
(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在依法自愿的前提下,允许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将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抵押等形式进行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三)科技支撑,提高质量。加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科技下乡、集中培训、现场服务等加大先进技术推广普及力度。加强中幼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推行工程造林、专业队伍造林,形成项目化管理、工程化造林、专业化监理的集约化造林机制。
(四)依法管理,严格保护。依据《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全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格执行林地湿地限额审批、征占用平衡政策,保障林地湿地安全。严格林地用途管制,严格限制林地转为其他用地,必须占用征收占用林地的要依法办理审核手续。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湿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五)强化基础,抓好管护。全面强化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北部山区春地较多,已进入整地阶段,烧荒现象比较严重,容易引火上山,诱发森林火灾;山上坟地较多,清明节前后的祭奠活动,也极易诱发火灾事故。各村要加大宣传力度,严禁焚烧地堰,认真做好护林巡逻工作,发现火情,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实现“打早、打小、打了”,使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林区安全。继续开展美国白蛾、方翅网蝽等林业病虫害防治,大力推进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