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快乐校园”,是2016年度曲阜教育系统着力推进的校园建设新理念。目的在于加快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舒缓学生学业压力。一年来,曲阜各学校积极行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创新突破,形成了“一校一特色,校校有精品”的校园文化格局。
校园建设环境优美,育人润物无声。各学校制订了学校总体规划和愿景规划,符合学校发展实际。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富有现代气息和文化特色。在教育均衡发展的泽被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王庄镇中学焕然一新,层峦叠翠,小桥流水,美不胜收;春秋中学,庄重典雅,书香雅韵,相得益彰;吴村镇中学 “八园六路”,假山清泉,现代与古典有机融合;时庄街道中学紫藤飘香,生机盎然,八景相映,桃李芬芳。
校园文化诗意盎然,儒风雅韵经典浸润。各学校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气息浓郁,氛围浓厚,彰显“和谐、智慧、儒雅”的风格特点。充分利用学校楼宇、道路、墙壁、广场、区角,布设展板、张贴名言警句、展示师生书画作品等进行宣传教育、文化熏陶。教室、宿舍、餐厅处处以文化引领、陶冶师生。各校巧妙构思,精心布置,努力体现自身文化特色,形成主题文化。尼山中学的“仁”文化,时庄二中的“成功文化”,姚村镇中学的“和”文化,防山中学的“古儒文雅”文化,昌平中学 “君子之道”核心文化等,均彰显了学校特色,成为学校建设的靓丽风景。
班级文化异彩纷呈,崇文尚德积极向上。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塑造班级风气、打造班级个性、建设班级文化专栏等方式,精心打造“崇文尚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呈现出“学校有特色,一班一亮点”的班级文化建设特点。孔子中学各班班徽、班训、班歌齐备,既各具特色,又协调统一,班级文化建设中体现“家”元素,彰显“家”文化主题。吴村镇中学、时庄二中、尼山中学精心设计了班徽、班训、班歌、班旗,并在班级显著位置悬挂。昌平中学班级文化建设以年级为板块,以班级为序列,纵横有秩,主题统一,效果良好。
快乐课间朝气蓬勃,激情跑操活力四射。各学校完善课间管理,丰富课间活动内容,大课间活动过程组织有序,体现了团结进取、拼搏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实验中学、石门山镇中学、王庄镇中学、吴村镇中学、春秋中学课间操队列整齐、步调一致,班级口号各具特色,呼号响亮,充满激情,师生精神风貌昂扬向上。孔子中学的“文化大课间”、《论语》集诵与零距离跑操相得益彰。冯村中学、息陬镇中学充分利用学校场地、器材等,让学生分组活动,效果良好。陵城镇中学、尼山中学大课间的啦啦操、明德学校的绳操等独具特色。
立德树人多措并举,社团活动硕果飘香。各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本,全面育人”的办学方向,通过专题报告、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主题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同时,广泛组建兴趣小组或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实验中学“北辰文学社”,石门山镇中学鼓号操社团、足球社团、篮球社团、红蜻蜓合唱团,圣林中学的“剪纸”社团,田家炳中学的健美操社团,杏坛中学的“国学社”等,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均表现突出。实验中学与新加坡、美国、英国、辽宁、江苏、天津等国内外多所学校建立了文化交流合作关系,杏坛中学国际志愿者英语夏令营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放眼世界。
主题教育内容丰富,社会实践各具特色。以“仁爱、礼仪、感恩、励志、环保、尊重、责任”等为主题,以主题班会、专题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显著。石门山镇中学加强学生行为习惯与文明礼仪教育,开展“习惯决定命运”专题教育活动;圣林中学建立了学生“日反思卡”;明德学校、孔子中学等开展了“啄木鸟行动”;杏坛中学带领学生参加了山东省第三届模联峰会等。部分学校社会实践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师大附中先后带领学生深入山东训练基地、监狱、孔府家酒厂、圣地宝药业、自来水厂等进行考察调研。杏坛中学的远足拉练,王庄镇中学、吴村镇中学每年激情拉练,既培养了学生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又磨练了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