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评选中,姚村镇夺得了全国文明村镇这项沉甸甸的桂冠。这个镇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实现了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比翼齐飞,先后获评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生态镇、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省级卫生镇、省文明村镇、济宁市经济发展先进乡镇等多项荣誉,今春更是一举获得全国文明村镇殊荣。
一是率先领先,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济实力的提升是改善群众生活的根本关键所在,更是提升群众文明素养的最重要抓手。鉴于此,该镇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实施三区同建、努力争先进位”的发展思路,持续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步伐,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发展规模,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投资4600余万元,按照国家二级公路标准修建了颜氏产业园复圣路、仰圣路、仁和路、乐道路等道路,并高标准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在全市镇街新建主体功能区中率先实现“七通一平”。“交通突破姚村”工程的实施尤其是颜家村大桥的全线贯通,更是使姚村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到了凸显,随着带动了改造主导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园区已成功落户企业20多家,其中2014年新建项目10个,合同项目3个,总投资金额17亿元,经济发展增速迈入全济宁市“十快”行列;全民创业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连续两年举办了蟋蟀文化节暨全民创业文化节,全镇新增加个体工商户270家,发放创业贷款110余万元,镇主体功能区已发展成为主导产业聚集区和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现代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镇发展小麦良种专业村7个,完成土地流转25000多亩,申报产业化项目16项,成立家庭农场11家;培育河口、姚村、西孔、颜家村、王家村等十余处特色种植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种植格局。推出了土地流转河口模式,得到了国家农业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其土地托管半托管的经验与做法在曲阜市进行推广。随着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全民创业的蓬勃发展,农业效益的不断提高,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文明意识进一步觉醒。
二是追求极致,镇域环境有了新提升。依托山东省百强示范镇建设,加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改善镇村人居环境,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累计投入资金9000万元,修建农村道路220公里,全农村道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村内通、户户通目标;投入近千万元完成了农村安全饮水和基础设施2个项目建设,全镇群众用上了卫生安全的自来水。投资200余万元对曲宁路、孔村大桥、府前大街进行了绿化升级。高度重视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投资30余万元建起镇驻地污水处理站。全镇10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全部综合利用。全镇清洁能源以电、液化气为主,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81%,全镇建沼气村15个,共建150立方大型沼气池33个,受益农户1000余户。投入1200余万元实施了大绿化提升工程;农村环境卫生达到了“五化”标准;花园社区水电暖等设施完备,路面硬化、绿化正在实施。多次在济宁和曲阜两级市环境卫生检查中取得优异成绩,群众生活环境持续改善,文明、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三是百姓至上,民生事业有了新突破。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镇敬老院建设工程;设立了姚村镇老年医疗专项基金,实现了70岁老人镇域内免费就医,解决老人看病贵难题。投入200万余元对各中小学校舍、餐厅及电教设备进行了改建。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了“村村亮、村村绿、村村响、村村唱、村村净”五个村村工程,打造美丽姚村,实现群众居住环境持续改善。代表曲阜市创全省双拥模范城通过验收。积极践行枫桥经验,高标准打造了镇为民服务中心,民政、残联、农业、水利、司法、综治等20余个涉农部门成功入驻,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是和谐稳定,干群关系上了新台阶。积极创建信访“四无”乡镇,加强综治信访载体建设,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镇综治维稳中心一处,在全镇27个行政村实现和为贵调解室,建成五星级调解室5家,形成了镇、村两级辐射联动的工作体系,夯实了平安建设根基和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深化信访“五个一”工作机制,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领导干部大接访、群众满意度调查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创造性地将民情夜会升级为民生夜会,积极发挥知民情、解民忧、惠民生的作用,得到了上级政法部门的一致好评,被《中国法制日报》等上级媒体进行典型报道,实现了全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五是文明创建,儒雅四德成为新风尚。全镇各村均建立起高标准文化大院、均设有三室一屋一场,达到了省级标准。27个行政村都已经建成了高标准的文化(健身)广场,并组建了16支业余表演队伍,启动了“唱响曲阜、舞动圣城”“百姓儒学节”人人唱村村演活动。建立了姚小、薛小、席小三个高标准乡村少年宫,受到了济宁、曲阜两级市文明办、教育局、新闻媒体的高度评价。镇综合文化站率先在全市开办了首个农村文体特长培训中心。在济宁市基层文化建设现场会上,代表曲阜作为观摩站点,并在曲阜市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会上进行了全面推广和实施,荣获省文化厅颁发的“山东省基层文化优秀辅导点”称号。扎实开展了“新乡贤”、“美德少年”、“好媳妇好婆婆”、“星级卫生示范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群众竞相争当“四德之星”,“上榜光荣,我是道德人”的荣誉感油然而生。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为重点,以孝、诚、爱、仁为切入点,在全镇推行“四德”工程建设,全镇所有村居建设了高标准“四德榜”, 承办了全市善行义举四德榜推进现场会,“四德工程”建设成了润物无声的细雨,陶冶了广大群众的道德情操,增强了干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镇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局面,群众文明意识进一步增强。(纪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