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曲阜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4年1月4日在曲阜市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曲阜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艾 国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曲阜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三次党代会和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的部署,牢牢把握“跨越发展、争先进位”总基调,以“三年大变样、五年翻一番”为目标,以“2711”工程为总抓手,实干当头、全力全速、敢于担当、全面创新,经济社会呈现提速推进、量质并举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较好地完成年度任务。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5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实现20.1亿元,增长16.2%;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7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20元,分别增长13.4%和14.8%。在2012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前移35个位次,位居31名,列全省跨越发展第3名。在济宁市全年科学发展现场观摩排名位列各县市区前三名。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加快实施“千亿攻坚”行动和“百亿企业”培育工程,加大对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的扶持,不断提升开发区、台湾工业园、高铁新区和高新区项目承载和聚集能力,着力推进企业合资合作、科技创新和上市融资步伐。天博集团与德国大陆成功签约,孔府家与联想控股合作增资1.38亿元,东宏与丹麦朗格斯特合作东方PE新材料项目加快推进,圣阳电源荣获济宁市长质量奖提名奖。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28项,完成投资100亿元;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8%;税收过千万元企业达22家;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111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43家、达到162家,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4亿元、利税48.5亿元、利润29.7亿元,分别增长30%、31%和30%。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粮食总产5.18亿公斤,连续11年丰产丰收。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累计流转土地 27万亩。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7个,规模饲养场达425个,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8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54家,注册家庭农场153家。24个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推进,7000余户村民顺利入住。新解决4.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扎实开展“村村通”“村村洁”“村村亮”等十大“村村”系列工程,新安路灯1.2万盏,新投运绿色环保公交车40辆,城乡公交线路达到35条,城乡大绿化植树2476万株。成为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市、首批“村村通公交”示范市,全国供销社基层工作现场会,全省乡村文明行动、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相继在我市召开。
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文化强市建设步伐加快。“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扎实推进,文化产业示范园核心区加快建设,香格里拉酒店建成使用,尼山圣境、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孔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蓼河20里儒家文化产业带、中华百年巨匠艺术公馆、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等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晨钟暮鼓、开城仪式、祭孔展演等演艺活动实现常态化。“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荣获中国旅游营销创新大奖和省旅游产业创新特别奖,孔庙成功创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九仙山风景区、孔子文化园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三孔景区成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省旅游强镇和特色村分别达到5个和3个。曲阜成为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再获“中国旅游百强县”称号。
投资保持高速增长,项目支撑作用凸显。深入实施“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强化指挥部工作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周一观摩一评比、半月一调度一通报”的推进办法,践行“天天一线”工作方法,促进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尼山圣境项目列入省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第一位,东方PE新材料、企鹅新材料等4个项目纳入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7个项目纳入济宁市级领导包保。32个项目纳入济宁市大项目突破年集中调度,完成投资100.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8.7%。全市新开工项目184个,总投资425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02个,过10亿元项目9个。项目总量、投资规模均创历年新高。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贸易稳步扩大。健全完善驻点驻企招商制度,按照“农业招商重标准、工业招商上规模、文化招商重品牌、城建招商上档次”的原则,瞄准高端、高质产业和企业,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先后举办30次专题招商活动,成功引进德国大陆、丹麦朗格斯特等知名企业集团。全年签约项目143个,其中过亿元项目93个、过10亿元项目13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567.3亿元。百灵中央空调、瑞鸿重工、远恒新材料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地。预计全年实际到位国内市外资金70亿元,增长24%;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3466万美元,其中出口12819万美元,增长30.5%;实际利用外资7576万美元,提前两月率先超额完成任务;争取各类资金13亿元。
主体功能区建设顺利,镇域经济较快发展。大力推进镇街主体功能区建设,逐镇召开常委会,逐镇研究定位目标、制定考核意见,完善扩权强镇和财政平衡机制,强化局镇联建责任,提升镇街主体功能区配套服务功能和产业集聚能力。各镇街主体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五通一平”。主导产业招商再创新高,全年在建主导产业项目167个,其中过亿元83个。天银汽车玻璃、伟业光伏玻璃幕墙、汇鑫现代农业、孔府茶园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8个镇街地方财政收入超过3000万元,其中2个镇街超过2亿元。
全域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按照“一轴双城”“一路两河”“一轴三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推进80项重点城乡建设工程,房地产开发面积232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54%。高铁新城建设框架拉开,“一轴三区”合村并点加快推进,高铁站至兖州、邹城连接线竣工通车,基本形成“一环三横三纵”路网格局,火炬总部基地、政德教育基地、体育馆游泳馆等项目加快进行。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小沂河北、华联北、仓巷等10大片区拆迁进展顺利,东西104国道城区段、批发街、有朋路等重点道路重新翻修。古城复兴顺利推进,古泮池片区搬迁实现重大突破,颜庙街、棋盘街等街景全面提升。生态宜居水城建设成效明显,引泗河水进城、滨河观光大道一期工程和护城河治理等工程竣工,蓼河20里儒家文化产业带工程加快推进,“六河贯通”基本实现。小城镇“五个一”示范工程顺利实施,镇街服务中心全部建成使用。“五城同创”扎实推进,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镇达到9个、生态村达到12个。强化背街小巷治理、农贸市场改造、交通拥堵疏解,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验收。试运行数字化城管系统,成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强化“百姓至上”理念,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济宁年底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获得91.34分,名列县市区第一名。扎实推进教育名市工程,完成教育投入5.8亿元,新实验小学加快建设,校安工程加快实施,新建改建幼儿园9处。义务教育营养餐补助惠及学生2.6万名。深入实施“第一校长”制度,高考上线率和中考优秀率大幅提升。全面推进健康名市建设,聘请59位专家担任“第一院长”或“第一主任”。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筹集5000万元全额报销困难家庭大病患者医疗费用,救助群众2156人次990万元;列支1500万元实施全民免费健康查体工程,受益群众38.6万人。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3.26‰。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低保覆盖面由2%扩大到4.4%。累计2252套保障性住房投入使用,1667户农村危房完成改造。成功举办首届全民创业文化节,城镇新增就业614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8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内。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入选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获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连续18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不断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天
网”工程投入运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荣获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展不快,缺乏能够对经济发展起支撑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现有企业技改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外合作步伐较慢;文化旅游产业链条短,服务业亟待提档升级;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加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镇街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民生领域仍存在薄弱环节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在发展和改革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及主要指标安排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曲阜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机遇,牢牢把握“跨越发展、争先进位”总基调,始终坚持实干兴市总要求,以“2711”工程为总抓手,全面展开“市级抓园区、镇街抓主体功能区、面上抓全民创业”三大布局,深入推进“工业立市、文化强市、商旅活市、全域城镇化”四大战略,紧紧围绕高铁新城建设、新型工业化、文化发展、“八城同创”、民生改善五大重点,巩固提升、改革创新、强力突破,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东方圣城·首善之区”奠定坚实基础。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三、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一)扩大投资规模,突破项目建设。继续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活动,以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大投入、快发展。一是增强投资支撑作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重点引导资金投向社会民生、农林水利、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大对新一代物联网技术、节能环保、重大装备以及企业设备更新、公益性市场建设等投资支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金融服务、社会服务等方面。年内计划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51个、当年计划投资286亿元。二是集中突破重大项目建设。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继续筛选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市级集中调度和市级领导包保范围,实行“一周一观摩”制度。集中破解项目建设中的土地、资金、电力等瓶颈制约,力促润峰汽车工业园、东方PE新材料、百灵中央空调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强与国家、省上项目规划衔接和对接,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谋划开工一批能够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三是加大项目服务力度。进一步完善指挥部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双向承诺”制度,继续深化“四零”工程,围绕项目审核、用地、环评、规划等关键环节,全面落实行政审批全程代办制,深入实施项目驻警等制度,跟踪服务好项目建设。四是提升项目质量和水平。加大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和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进一步提高项目落地门槛。
(二)坚持工业立市,攻坚千亿产值。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扎实推进千亿攻坚计划,着力实施工业发展“十大工程”,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年内新增工业产值10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的目标。一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认真落实“1+1”包保责任制,对利税千万元以上骨干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重点扶持。力争年内销售收入裕隆集团过50亿元、中联水泥过30亿元、东宏集团过20亿元,天博汽配、圣阳电源、鲁强电缆过10亿元,新增纳税过千万元企业2家。重点推进东宏与丹麦朗格斯特,天博与德国大陆、美国ITW集团,百灵空调与美国约克集团,孔府制药与中国医药集团等企业的合资合作,实现20家规模企业对外合资合作。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坚决化解过剩产能,支持华能电厂、中联水泥等企业技改增效。加快孔府家酒业、燕京(三孔)啤酒等企业退城进园步伐。继续抓好重点上市企业梯队的培育,实现东宏管业场内上市,兴达矿山、欧科家肥业场外上市。支持企业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实施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年内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以上技术研发平台6个、院士工作站1家,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2家。二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紧抓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举措,集中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五大领域,从产品研发、要素集聚、项目引进建设入手,膨胀新兴产业规模,抢占产业链高端。三是发展壮大中小微企业。严格落实民营经济“六放三十条”政策规定,实施全民创业“百千万培育工程”,规划建设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实现中小企业扩量升级,新增小微企业1000家。四是优化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加快开发区“扩区升级”步伐,加快泗河大桥连接线工程建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完善台湾工业园、高新区基础设施,确保实现“七通一平”,落地一批主导产业项目。
(三)突破文化产业,壮大服务业经济。以文化产业为主导,坚持扩总量与优结构并举,不断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档次提升。一是全力推进文化经济特区建设。创新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运作模式,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市场化、系统化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休闲体验、节庆会展等特色产业,确保文化产业投资5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尼山圣境、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孔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蓼河文化商业街、百年巨匠艺术公馆、吃亏是福孔子学苑、石门山锦绣富华庄园、鲁班文化产业园、曲阜儒家文化国学院、儒家文化主题公园等十大在建项目。开工建设古泮池综合开发、朝圣大道、孔子国际会展广场、岐黄街修学游历史文化街区、会展中心城市综合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城、春秋战国影视城、海洋海底世界城、香港古玩城、综合改造六艺城等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二是全面推动全域旅游。持续抓好旅游秩序整顿和旅游产品营销,精心编制《曲阜市关于推进旅游业全域化发展的意见》,大力构建“一城一心一带一圈”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以“中华成人礼”修学游为主打产品,打造国际著名修学旅游目的地。突破乡村旅游发展,推进旅游名镇和民俗特色村建设,打造蓼河、石门山两处4A级景区。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落实服务业优惠政策,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总部经济、养老服务、物联网等新业态。科学规划全市商业网点,加快建设姚村物流商贸产业园。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突出抓好儒家文化教育培训产业,规划建设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着力打造儒家文化传承创新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信息、商贸流通、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息陬、小雪为中心规划建设济宁市级1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加强“三品一标”的认证和管理工作,新增标准化基地10处,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实施沼气“三进”工程,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二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尼山模式”为牵引,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和托管等形式,建立新型土地承包经营有偿使用制度,按照“一带六区”布局,全力打造曲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观光农业主导型镇各建设1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全覆盖。推进“双转移”战略实施,鼓励引导工商企业进军农业领域,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万亩,每个农业镇重点培植8—10个高标准家庭农场和5家五星级农家乐项目。扶持新上一批个头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字号企业,年内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2家。三是强化农业基础支撑。深入实施“水利突破吴村”“交通突破姚村”“突破防山东部”“综合开发突破石门山”战略,着力破解瓶颈制约,改善发展条件。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实施40公里泗河综合治理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大力实施“科教兴村”战略,开展免费培训工程,努力提高农民和就业人员科技水平以及就业能力。深入开展“村村富”工程,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五)突出高铁新城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树立全域城镇化理念,着力实施80项重点城建工程,确保年内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开发房地产500万平方米,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一是全力突破高铁新城建设。继续推进体育馆游泳馆、政德教育基地、滨河观光大道、星光天地、济宁学院附属学校、新人民医院、圣都花园、芝兰公馆、高铁新区与开发区连接线、新城片区改造等十大在建项目,新开工迪尔、东方御府、水岸雅居、名城御府、高铁花园、红海、北京华泰、北京火炬、绿城·诚园、滨河花园等十大房地产项目,新建设火炬论语村、绿城综合体、20里蓼河上游综合治理、大沂河东西延伸、国宾馆、新职业中专、大型购物广场、九巨龙孝养城、金陵医院、千人儒家文化主题酒店等十大城建项目。启动东南外环建设。继续完善高铁道路基础设施,提升新区承载能力。二是优化提升老城区。加大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力度,完成龙虎、苗孔以及万佳B区搬迁工程。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恢复改造工程。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建设。以产业强镇、功能强镇为重点,以提升品位、彰显特色为方向,以体制改革、政策扶持为保障,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结合“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制定小城镇建设突破陵城镇的意见。强化3000人以上社区开发建设力度,稳妥推进合村并点和农村社区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四是实施“八城同创”工程。建立政府监管、社区管理、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体制。启动公共慢行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步游明故城”。完善数字化城管系统,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创新开展“首善之区”示范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城乡大绿化工程,新植树木3000万株。持续推进“创卫”十四项重点工程,加快建设第三、第四污水处理厂,严守生态控制线,保持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力争年内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市和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成功,达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智慧城市各项技术性指标。
(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紧紧围绕经济转型、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和激发市场活力等重点领域,实施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旅游秩序管理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十项改革措施。重点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压减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完善重大项目“一会制”决策(审批)制度。深化企业改革,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开民间资本市场。全部退出企业国有股份,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理顺市镇两级财政管理体制,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和民生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情况,有效化解存量债务风险。统筹推进涉农领域改革,重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宅基地使用权、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招商引资“天字号”工程不动摇,紧抓招引工业大项目不懈怠,突出世界500强、大型央企、民营巨头和台资企业,突出长三角地区,突出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突出高铁交通线招商,突出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完善“飞地招商”机制,改进考核评价体系,调整组建100个驻点招商局,举办专题招商活动,确保引进过亿元项目150个,其中过5亿元项目25个、过10亿元项目15个、过20亿元项目5个,引进2-3家世界500强企业,到位资金力争突破130亿元。积极开展“三争”工作,实现争取资金20亿元。三是加强外贸进出口工作。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机制,优化外贸出口结构,拓展外贸发展空间,加强出口企业培育,新增10家自营出口企业。四是加快镇街主体功能区建设。按照“镇园合一、产城一体、多区共建”的构建模式,健全完善扩权强镇机制,加快招引主导产业项目,集聚集群产业发展,协调推进工业主导化、全域社区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力振兴镇域经济实力。年内,8个工业主导型镇街主体功能区工业总产值均突破10亿元,其中4个过20亿元。
(七)保障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百姓至上”执政理念和“民生优先”财政投向,以解决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为重点,确保民生总支出达到财政总支出的50%以上,进一步提升全民幸福指数。一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继续开展“全民创业文化节”系列活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全民创业的平台和阵地,加快科技孵化器、综合研发中心、大学生创业园等建设。二是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覆盖面,健全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全面提升优抚安置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设立“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开工公租房360套,彻底改造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98处日间照料中心和3-5家社会养老院。三是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技与科普宣传力度。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推行国学进课堂,强化师德建设,推进师资交流,逐步实施义务教育“六三”到“五四”学制的转换。加快学校标准化改造进程,在新城规划建设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职业中专新校区。持续推进健康名市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免费健康查体和“一村一医”工程,加快市人民医院迁建、中医院扩建和民安康复医院等重点工程建设,引进民营医院,争创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执行单独两孩政策,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完善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力承办好省运会赛事。四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创新实践“枫桥经验”,组建“第一书记工作室”,实施“一村一名法律顾问”工程,探索建立依靠群众通过非法制渠道化解矛盾机制。提高救灾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文件下载】曲阜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