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集中六天时间对各镇街发展情况进行现场观摩

编辑:孔颖 彭广 来源:市信息化管理中心 浏览: 日期:2012-10-17 18:21

    10月12日-17日,为期六天的全市第三季度现场观摩会举行。李长胜、杨凤东、袁炳新、郭庆海等市领导与各镇(街)党(工)委书记、镇长(办事处主任)和各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一起,对各镇(街)“村村通、村内通”和主导产业项目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现场观摩。


  全市上下坚持“全面规划、加快实施,完善路网、村道为先,建养并重、管养并举,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方筹资、财政补助”的原则,大力推进“村村通、村内通”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全市总计完成投资6.2亿元,建设农村公路、村内街巷4477条2057公里。全市405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村村通、村内通”。全市490个自然村,除52个因涉及社区建设、压煤、搬迁的村庄不纳入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外,剩余438个自然村有393个已实现“户户通”,45个正在进行街巷硬化施工。


  在村村通、村内通建设中,一是领导重视、严格督导。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广泛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公路建设、养护、评比的文件,并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体系。对完成任务较好的镇(街)进行奖励,对行动迅速、进度快、工程质量好的进行表扬,对影响整体工程进度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项目责任人的责任。二是严把程序,精心组织。各镇(街)及相关部门按照公路工程建设的有关程序,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创新机制,苦干实干。镇(街)副科级以上领导包保乡级、村级公路建设,行政村第一书记包保村内街巷硬化建设,全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大力倡树“5加2”、“白加黑”精神,全力全速抓开工、抢进度。按照时间节点,细化目标,逐村、逐路制定详细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三是强化监管,确保质量。严格落实公路建设“四项制度”和“三级质量保证体系”,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建立健全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监督机制,落实建设项目设计使用年限内的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确保了工程质量。四是加大投入,破解难题。从2011年起,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列支6000万元以上用于农村公路建设。2012年,市财政对村内街巷“户户通”建设实行每公里3万元配套,预计全年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市财政配套资金将达1.47亿元。各镇(街)、村(居)采取“一事一议”筹资、BT等市场化融资和社会各界捐资等方式,全力破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难题,有力保证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多层次全方位拓宽招商领域,全力以赴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37个城市,大力开展驻点招商。二是组织开展市级领导“敲名门、招大商”专题招商活动,主攻全国重点城市的世界500强以及行业领军、品牌公司企业。三是认真组织实施“请进来”、“走出去”两大战略。搭建平台“请进来”,先后高标准谋划筹办了工业、城市建设暨高铁新区、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四大专题招商活动”;坚持不懈“走出去”,先后在广州、上海、南京、无锡、昆山、苏州、杭州等十几个重点城市举办了“孔子故里  走进某城市”为主题的招商集中推介活动。四是充分借助孔子文化节这一国际品牌和招商平台,邀请一批知名企业来曲考察交流,洽谈对接,精心筹备组织了2012国际孔子文化节“世界500强企业走进圣城”和“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发展论坛”活动。五是集中开展外出招商活动,各镇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有招商任务的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自8月份开始至年底,集中开展外出招商活动。根据镇街功能分区,对招商引资方向、项目落地区划给予清晰定位,使各镇街产业特色进一步凸显。六是是实施领导包保制度,筛选出重点签约和在谈项目,由市级领导和责任单位按照“1+1”包保模式共同包保推进,推行项目手续全程代办制。七是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一方面继续完善载体功能,进一步提高主体功能区承载项目能力,不断完善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大力提升服务水平,推出了“马上就办”、“四零”工程、“打造最安全投资环境”等一系列创新型举措。截至目前,各镇街在建项目共计15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4个,续建项目48个。各镇街签约项目共计53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141.04亿元。各镇街在谈项目共计73个,拟投资总额255.63亿元。

分享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