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重点苦干实干扎实推进新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

编辑:孔颖 来源:市信息化管理中心 浏览: 日期:2011-08-02 18:16

  8月2日,全市新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会议召开。会议主要是总结今年以来新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情况,认真查找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重点,加压鼓劲,苦干实干,确保全面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市领导郭庆海、李玲、王鸣放、赵永和、刘汉武出席会议。

  市委副书记郭庆海要求,要按照“加大统筹城乡一体化推进力度,建设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美好家园”的要求,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坚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扎实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区别对待,分类实施。在建设过程中,不搞“一刀切”,续建项目重点是抓完善,抓配套;手续全即将启动项目重点抓进度、抓质量;新启动项目重点抓规划、抓规范。二是积极探索,配套跟进。在服务配套上,严格按照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确保同步施工、配套跟进。在管理创新上,研究物业管理办法,组织建设问题。在文明社区创建上,探索建立健全农村文明社区建设运行机制。三是落实政策,加大扶持。按照省、市的要求,重点督促先期兑现增减挂钩资金的2个项目加快工作步骤,保证年底前完成拆旧复垦任务。四是加强衔接,强化督导。严格按照济宁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考核标准,认真仔细地研究目标责任考核的指标体系。二要坚持配套完善,强化队伍,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巩固扩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重点在建立长效机制上做文章。进一步加强保洁员队伍规范管理,落实待遇,增强群众参与意识,完善“户集、村收、乡运、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集中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重要节点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三要坚持完善功能,健全体系,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围绕农村五通工程建设,扩大覆盖面,提高标准,完善功能,建立长效管护和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功能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体系,巩固行政村通油路成果,加快推进老油路改造升级,实施“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工程。巩固扩大农村电网改造成果,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升级工程,重点抓好高标准集中连片供水,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加强农村公共供水设施维护和管理,实现全时供水。抓好村村通自来水入户改造工程,提高防冻能力。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提升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和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力争年底前完成农村户用沼气1万户任务目标,乡村服务网点12个。切实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只建不管的问题,确保农村基础设施长期发挥作用。四要坚持四条途径,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一是着力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扩大农业内部增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县、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等重点工程。二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通过大幅度提高非农收入比重促进增收。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简化注册、登记、审批手续,落实财税支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三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建立集体产权流转中心,深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五要坚持完善载体,提升素质,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全省乡村文明行活动的实施,深入开展“三下乡”、乡村文明欢乐行、道德模范评选和精神文明系列评佳等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各项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长效机制,树立一批有时代精神、群众可比可学的先进典型;大力开展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守公德教育和农村“十大不文明现象”宣传,努力提高农民群众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推动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大转变、文明行为习惯的大改善、农村文明程度的大提升。六要坚持典型示范,确保形成新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合力。要典型示范,培植亮点。各工程推进组要根据工程建设的统一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32个示范村的村居建设、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绿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要高点定位,率先突破。所在示范先导村包村部门、第一书记、“一村一警”要充分发挥作用,协调各方力量推进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发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要有大举措。要完善督导考核机制。各推进组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工作计划。
  会议传达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新农村六大重点工程指挥部各推进组汇报了工程进展情况。
  各乡镇(街道)乡镇长(办事处主任);新农村六大重点工程指挥部各推进组成员,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分享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