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周公庙、寿丘少昊陵正式被山东省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目前,我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8处,其中5A级1处、4A级1处、3A级5处、2A级1处。
周公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坐落在原鲁国国都的宫殿区范围内,历经宋、元、明、清的六次修建,形成现在的规模。现有前后三进院落,有门、坊、亭、殿等明、清建筑13座57间,历代古碑30余幢,于1977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丘即史传黄帝的出生地,宋真宗时期曾兴建景灵宫用以奉祀黄帝,建有各种殿、宫、门等1320间,规模极其宏大。景灵宫约在元代末期或明代初期被毁,现存遗址已埋在地下,地上仅存有原来的石碑两幢。我市在修复宋代二幢特大石碑后,又修建了围墙、大门、神道和石坊,其中,石坊上所刻“寿丘”二字,是集汉礼器碑的汉隶而刻;神道北端的三间大门灰瓦歇山顶,为仿宋代建筑风格而建;门内为照壁,壁后一泓碧水,两块巨碑并峙,东西隔水相望。
少昊陵古称云阳山,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少昊的墓葬,为我国著名古陵之一。该陵为纪念性地标,现存为宋真宗时期叠石重建,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少昊陵景区占地面积约37亩,有古建筑17间,明、清石碑22幢,古树391株,于1977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市把创建A级景区作为推进景区旅游服务标准化、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打造城市品牌、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全力开展景区提档升级工作,在推进周公庙、寿丘少昊陵两景区升级建设方面,对照景区标识管理标准要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景区硬件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更换新增了景区引导标识和说明牌,对景区古建筑进行了整体维修养护,丰富了观瞻内容,并改造了景区道路和休息座椅,新建了高标准景区厕所,景区面貌为之一新。同时,着力完善景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及时调整节假日期间景区的开放接待和售检票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接待水平,景区品质实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