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形式,鼓励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优化土地要素配置,促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规范交易流转,运行机制更加科学。成立了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农业局及各乡镇(街道)都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从资金、政策、信贷、用地等方面全力支持土地合理流转;充分发挥市政府农村土地流转专项资金和各乡镇(街道)专项扶持资金作用,促进土地流转顺利推进。不断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支持采取入股、出租、互换等形式流转土地,并对受让面积较大、流转期限较长的经营主体,优先安排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在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安排专人认真审查流转信息,把好“准入关”;引导供需双方严格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洽谈交易,把好“交易关”;统一设计印制了规范性的流转合同文本,把好“合同关”。截至目前,全市共签订土地流转规范性合同文本2800份,农户自发分散进行的土地流转开始向有计划、有序流转转变,农地流转价格逐步由最初的无偿或随意定价转向市场化的有偿流转,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
建设市场平台,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在12个乡镇(街道)和389个行政村均设立了土地流转平台,建设了土地流转交易大厅,配备了微机、大型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设备。成立了市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研究制定了《曲阜市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运作程序》、《曲阜市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职责》、《土地流转工作程序》等工作制度,统一印制了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全市土地流转信息库,依法指导、规范土地流转、提供信息服务;在各乡镇(街道)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土地流转信息登记发布、土地评估、合同签订鉴证、法律政策咨询等工作;在村级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负责土地流转信息的收集,参与流转土地收益评估,帮助土地流转供求双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全市初步形成了市、乡、村三级上下贯通的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并发挥了明显作用。截至目前,通过三级流转平台流转土地2.2万亩,占全部流转面积的88%。
流转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2.5万亩,土地流转涉及到111个行政村,占全市村(居)总数的28.53%,涉及农户3122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79%。其中以转包方式流转1.3万亩,以出租方式流转0.67万亩,互换方式流转0.35万亩,转让方式流转0.18万亩,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流转土地经营范围从以粮为主转为种植、养殖、加工等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展。通过科学合理地流转,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生产,全市现有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专业化特色种植基地8个,涌现出乐义(曲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董庄屈家村草莓大棚、吴村大樱桃生产基地、董庄樱桃庄园等一批土地流转经营新亮点。南辛镇西曼村乐义(曲阜)现代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冬暖式大棚109个,棚均效益4—5万元;董庄屈家村通过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土地向草莓种植集中,目前已发展草莓、蔬菜大小拱棚800余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土地流转效益显著。
有机结合产业化经营,结构调整加快。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承包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逐步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推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涌现出以南辛乐义蔬菜基为代表的一批1000亩以上的、发展名特优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典型。土地流转使重新配置了土地资源,使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获得了土地经营权,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接成紧密的产业链条,架起了传统农业通向现代农业的桥梁。台商租赁时庄街道前代村、后代村1100亩土地,种植牛蒡产品出口日本等国,收获良好经济效益,辐射带动了周边村庄农业产业调整。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农户和企业,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用经营企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南辛镇西曼村与寿光市三元朱村共同组建“乐义现代蔬菜基地”,种植有机蔬菜,发展订单农业,农民收入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