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突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编辑:王大鹏 来源:市卫生局 浏览: 日期:2010-10-26 17:40

    曲阜市坚持把做好医改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按照国家新医改指示要求,立足自身实际,突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稳扩面,目前,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51.5万人,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达到7.17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8.95万人,在校学生、农民工均已纳入参保范围,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9.1%。提标准,新农合筹资标准目前达到人均12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达到5万元,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左右。抓统筹,实行了住院、门诊双统筹的报销补偿模式,新农合异地就医统筹结算机制进一步完善,在济宁市率先实现了与省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联网直报工作,目前,全市新农合直报点已达251个,其中省级3家,济宁市级6家,市直及乡镇20家,村级222家,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当日结算报销的比例达到98%以上,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深受群众欢迎。强管理,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农合工作程序,不断强化对经办人员的监督考核和培训管理,探索实行门诊总额付费及住院床日付费控制等管理新机制,严格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增长。
  二是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织卫生、发改、财政等人员组成专门班子,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结构、收入支出、管理体制、药品品种和加成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认真测算了医改制度实施所需补助资金,下步将适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按时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定了全市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文件和服务标准,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儿童免疫规划接种、孕产妇及儿童系统化管理、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顺利。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项目,积极推进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对12种疫苗实施了免费接种,接种率达到95%。规范妇幼保健服务,努力完善母婴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推行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和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截至目前,共补助农村住院孕产妇5791人,补助金额130.3万元,为全市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发放叶酸3346人份。实施出生缺陷预防工程,大力推行免费婚检、孕期保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工作,全市免费婚检率达到92%,高危妊娠管理率达100%。启动了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对全市40-69岁的高危人群中的可疑病变者开展了相应癌症的筛查及早诊早治,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四是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国家资助建设项目工程进度,卫生系统国债和国家扩大内需卫生建设项目共有5处,总投资额达241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322万元。截至目前,市医院传染病重症监护病房楼以及小雪、南辛、防山三处乡镇卫生院病房楼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吴村卫生院病房楼项目已经批准立项。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内涵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全市226处卫生所安装了微机,实现了院所联网、药品统供、即时监管,“一体化”工作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大规范化卫生所创建力度,全市规范化卫生所已达248处,均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努力扩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覆盖面,截止目前,全市共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45.16万份,其中电子档案达到43.47万份,并被确定为全省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大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市直医疗机构派出专家到对口支援单位坐诊并进行业务指导,开展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确定市中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和电子病历、市二院开展全员绩效考核改革试点工作。其中,市中医院投资200多万元购置了信息化核心网络设备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推广使用电子病历,实现了CT、DR、B超、病理、内镜等医学图像内部网络传输和检验结果网络查验。市二院成立了专门的绩效考核组织机构,从行政绩效、经济绩效、服务绩效、质量绩效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并将患者满意度量化作为薪酬考核的一项依据,实行末位淘汰制,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兰玉杰)

分享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