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维护良好交通运输秩序,突出抓好交通安全生产,逐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全市交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坚持以打造精品工程为宗旨,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大成桥工程完成廊桥、雕刻、汉阙等附属设施的建设,将建筑设计、雕塑设计、灯光设计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延续古城古典风貌,承接新城现代风格的理念;曲阜汽车新站工程占地139.5亩,按照国家一级站标准设计,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驻站车位176辆,于09年9月份完成建设任务;作为高铁曲阜站至曲阜城区和济宁市区重要通道的京沪高铁曲阜站连接线工程,目前正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孔村泗河大桥和08年续建项目姚村-104国道6.6公里公路,以及列入09年拉动内需项目的小雪凫村至宣村、西关至单家村煤矿、时庄高家村至后时、孔林角至时庄郭家庄的4条农村公路均已竣工通车;曲尼公路杨辛庄公铁立交桥改造工程已经竣工,正处于养护期。国道建设方面,先后完成了日兰高速连接线及104国道小雪街里道路加宽工程、日东高速曲阜南收费站车道改造工程和104国道曲阜西北环中修工程。
交通运输秩序进一步规范。将维护良好的交通运输秩序作为展示名城形象的重要窗口,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突出抓好重点方面,不断提升交通管理水平。一是下大气力整顿客运市场。在开展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组建了专项治理小组,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在“五一”、“十一”和端午节期间组织人员全力投入客运管理一线,调研分析旅游交通市场变化,维护旅游客运秩序。二是规范客运从业人员经营行为。研究制订公交车、出租车管理办法,明确客运管理所、出租车公司、出租车业主和驾驶员的各自职责,分别制订管理、考核和奖惩办法并签订优质服务承诺书,先后组织出租车、公交车驾驶员培训班4次。三是完善公交出租运营车辆管理制度。为全部出租车安装了JGS和LED显示屏,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根据违章性质对公交、出租车业户分别实施了学习教育、中止营运、吊销营运资格等处罚。四是坚持不懈抓好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在加强固定检查基础上,组建了4个流动稽查中队强化流动稽查,对货运企业实施源头监管、派驻监管,全市道路运输秩序明显好转。
交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抓好交通运营管理,切实做好“三关一监督”和“三品”检查,进一步加强了对运输企业、运输车辆和从业人员的监管;充分发挥GPS监控系统的作用,对所有客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实施全程监控,对违规车辆及时进行通报;严格落实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设立监督投诉电话,及时受理旅客和群众投诉,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积极应对恶劣天气影响,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农村公路管控,组织人力物力及时清除道路积雪,采取防滑措施,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加强道路运输行车安全管理,对驾驶员进行驾驶安全教育,及时采取车辆防滑措施,严格规定不能保证安全的线路和班次不得发车。牢抓公路工程安全生产,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及时完成路桥养护维修任务,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在交通系统开展百日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和交通安全保障月活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推行“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良秩序”的“三优”管理,有力提升了服务水平。集中开展交通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对全市209辆出租车、60部燃气公交车进行了逐车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了整改,确保了客运车辆的行驶安全。
城乡公交一体化逐步推进。曲阜汽车新站启用后,对全市客运车辆线路进行调整,跨县以上的客运班线车辆禁止在城区内通行,全部由西南外环、北外环分流;村村通客车除特殊情况外,尽量不在城区内通行,每天减少城区客运车辆通行700个班次,城区重点路段和重点区域的交通秩序明显好转。进一步拓展客运区域,有针对性地增加了沈阳、上海、杭州、郑州、焦作、商丘等10多个线路。搞好全市公交站点的规划、设计工作,科学设置站牌,合理充实站牌标示内容,城区主要街道的44个站亭建设基本完成。投资550万元新购置10米长天然气型公交车10辆和电动旅游车15辆,增设了热点线路,有效解决了人口密集区域群众的出行问题。以曲阜游客中心启用为契机开辟了旅游专线,在“五一”期间投入公交车25辆,开通游客集散中心旅游专线3条,设置登车站点3个,安全运送游客6000余人,实现经济收入与运输服务的双赢。通过多措并举,全市客运收入、货运收入和客流量均有明显提高,生产经营秩序持续良好,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