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7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建设会议上,全面总结了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取得的显著成绩,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并就新一年的全市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本站将从今日起刊发《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明确任务冲刺攻坚系列报道》,以激励动员全市干部群众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明确任务冲刺攻坚系列报道之一:分析形势 坚定信心
总结成绩增强信心。去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科学运筹、重点突破、积极作为、跨越发展”工作基调和“三抓三保”目标要求,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开拓进取,取得了应对危机保增长的可喜成果。一是经济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3%、6%和30.8%。社会旅游收入、来曲游客,同比增长20.1%和1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7.5%、16.5%和11.2%。税收收入增长20%,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提高7.2个百分点,达到61.3%。二是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全市33个重点建设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3.46亿元。燕京纯生啤酒生产线、天博节温器、东宏新型管材等项目竣工投产,圣阳锂动力电池、恒裕脱氧材料、裕隆医药园等项目正加紧建设,一批合资合作大项目正顺利推进。争取扩内需项目27个,争取国家省市资金1.92亿元,争取总额居济宁各县市区首位。三是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保障改善民生各项政策得到较好落实,为民10件实事全面完成,八大重点城建工程基本竣工,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面貌明显改善。深入实施区域大联防、一村一警保平安等工程,平安曲阜建设扎实推进,全市社会政治大局和谐稳定。四是干事创业劲头日益高涨。坚持持续抓作风建设,抓“三重”工作强力推进,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进,推动科学跨越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全市积聚的发展势能正逐步释放,经济发展逐步跨进上升阶段。
形势严峻强力攻坚。综观大势,外需市场萎缩不减,美国、欧盟、日本等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疲软,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脆弱。国内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加快投资增长、短期扩大消费、全面回升出口的压力加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还很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难度增大。环顾周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后危机时代”区域竞争更为激烈,周边县市竞相发展的态势咄咄逼人。剖析自身,全市经济发展仍然存在投入不足、发展不快、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等问题。全市上下务必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瞄准更高目标,采取更有力举措,拿出敢于争先的锐气、自我加压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扎实苦干,奋力赶超。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展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从国家层面和宏观经济政策来看,全国成功实现GDP“保8”目标,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不断提升,外贸出口止降转增,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宏观经济政策趋向总体稳定、稳中有调,经济发展环境日趋向好。一是政策着力点发生了调整,工作重心由保增长转向调结构,国家鼓励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必将有利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政策支持重点更加明确,更多地关注民生领域、节能环保、居民消费等方面;三是国家加强“三农”、推进城镇化、刺激消费等政策,必将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此外,今年国家还将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利好的信号,都蕴含着新的机遇。
从全市发展情况看,发展活力日益彰显,跨越发展态势日趋强劲。一是有基础。经过连年抓投入上项目,一批产业项目相继投产,项目带动进入显效阶段;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竣工使用,拉开了城市大发展的框架。经过多年培育,全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具有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得到改造提升,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燕京啤酒、孔府家等传统产业老企业振兴步伐加快,生机活力不断显现。乡镇工业逆势上扬,良友工贸、圣帝药业等企业加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项指标增幅高于省和济宁平均水平,企业对外合作明显加速,部分企业呈现超常发展势头。二是有潜力。去年全市有72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7.9亿元、利税4.4亿元,对全市经济必将起到较大的拉动和支撑作用。随着招商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发展环境的日益改善,来曲考察和投资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越来越多,合作发展领域不断拓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快落地,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加速形成。尤其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全市的干部队伍、企业家队伍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提升了境界,增强了能力。三是有机遇。文化产业机遇,国家对文化发展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快实施,全市文化产业业态基础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的“金字招牌”优势逐步显现,明故城恢复改造工程成为文化部向中国银行推荐的重点支持文化产业项目,明故城保护复兴、孔子博物馆、尼山和石门山景区等重大文化项目启动建设,全市文化产业必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铁时代机遇,京沪高铁曲阜站加紧施工即将建成使用,为进一步拓宽招商空间,承接产业转移,全面参与区域分工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机遇,城镇化发展作为今年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三大着力点之一和全省四大战略之一,省市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为加快全市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大好机遇。近年来,全市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发展框架业已拉开,新大成桥、大成路南延工程全面竣工,“南跨沂河”发展已经成为现实,特别今年将有一大批重点工程布局开工,一座和曲阜古城、老城交相辉映、充满活力、功能齐全、现代化的生态新城将逐步展示在世人面前。